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高危因素

发布时间:2020-04-0349049次收听

语音内容:

糖尿病视网膜病的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时高血压和高血脂。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病变是可防可控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高血糖状态而导致微血管异常在眼底的并发症。我国是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约有9200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造成工作年龄人群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可以造成视功能的不可逆的损伤。

临床发现,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糖尿病病程在10年以上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很高。且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也较快,同时高血压和高血脂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4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用药
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使用一些控制血糖和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或者是中药,如果进行手术还需要使用活血明目和止血祛瘀的药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首先继续基础治疗,一定要控制糖尿病,药物控制糖尿病有很多种,常用的有胰岛素、降糖药等。在治疗基础病的同时,要针对治疗视网膜病变进行治疗,早期眼底有少量出血点和微血管瘤时,采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目前有羟苯磺酸钙(多贝斯)、胰激肽原酶等。中药里的芪明颗粒、血栓通、三七粉等,也有早期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中期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进行激光治疗。后期患者首先要进行手术,并采用止血祛瘀、和血明目的药物进行治疗。
02:54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如果患有糖尿病没有很好的控制血糖,患有肾炎,肌酐高,以及药物影响等都有可能会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几率,其中一型糖尿病患者10年后可能发病,二型糖尿病患者5到10年后可能发病。更容易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从四个因素进行分析:一、早期血糖控制得是否良好、平稳,如果血糖波动较大,更容易得视网膜病变。二、血压、血脂、肾功能是否健康,如果患有肾炎、肌酐高也容易得视网膜病变。三、药物影响,比如患者治疗心脏病、脑梗得同时用抗凝药、扩血管药物会导致眼部出血加重,进而引发视网膜病变。四、患者个体得易感性,这个因素与个人体质有关。
03: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吃什么药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治疗分为两大类:第一就是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发疾病进行治疗,这种治疗就是针对糖尿病相关的医药,最常见胰岛素、二甲双胍。第二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部药物治疗,没有特异性药。这部分的药物治疗有两大类,中药和西药。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肯定的疗效。西药的治疗,主要是一类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还有就是抗VEGF药物,通过抗VEGF药物进行玻璃体腔注射,用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产生的新生血管、黄斑水肿等。
03:0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查
一旦患有糖尿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常规的检查方式有视力检查、视野检查、眼底检查,B超检查等。眼底检查,有直接眼底镜和间接眼底镜检查,还有一些仪器设备的检查,包括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OCT或者OCTA检查。不同的检查可以发现眼底的不同病变,例如像眼底的荧光造影,能够发现是不是有新生血管,是不是有无灌注区,是不是有微血管瘤,要不要打激光,什么地方打激光,打的范围有多广。OCT检查目的主要就是看黄斑部有没有水肿,一旦黄斑部有水肿,就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何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本病预防的关键在于指导患者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指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病变,是眼科常见病,也是严重影响视力的一类疾病。该病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6期,早期可无明显自觉症状,随病情进展患者可逐渐出现视物模糊、飞蚊症、视野中间有阴影或空白区域、视力也逐渐下降,严重者可失明。目前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主要有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抗VEGF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糖尿病患者早期应进行详细眼底检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循有效的随访计划,达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糖尿病患者要增强眼底常规检查及每年随访的意识。
语音时长 01:37

2020-02-10

58380次收听

糖尿病白内障可以手术吗
糖尿病白内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如果是血糖控制比较好的患者,可以适当的进行白内障的手术治疗,但是如果糖尿病本身的并发症较多,控制不好的最好不要手术,以免增加手术的风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另外还要注意入口的食物,在平时护理时还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千万不要用眼过度,否则很容易导致视网膜受到伤害,要注意不要长时间看电视。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血糖升高造成的眼底血管性疾病,多见于50以上的人群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早期患者多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病变发展到后期时逐渐出现视力下降以及眼底相关情况的改变,对于此类患者,每年查眼底血管造影是很有必要的,随时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根据其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分为非增殖型和增殖型,早期非增殖型,可给予保守及激光治疗,而对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必要时需要形成抗vegf及玻璃体切除或视网膜复位术。
语音时长 01:53

2020-01-07

59705次收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根据其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可分为非增殖型和增殖型两类,非增值型可分为三期,主要包括1期可见微血管瘤和小出血点2期可见硬性渗出3期可见软性渗出,对于此期的前两期可不予治疗,定期观察,嘱患者控制血糖,定期复查眼底血管造影,对于3期的患者可行眼底激光治疗。而对增殖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期有新生血管或玻璃体积血5期有眼底新生血管和增殖纤维膜6期主要是新生血管伴纤维增殖膜伴视网膜脱离,对于有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的情况可先行抗vegf治疗,而后再行激光,如果玻璃体积血量较大行玻璃体切除术,对于伴有有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需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患者需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语音时长 02:04

2020-01-07

50202次收听

糖尿病眼底病的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是属于一种全身性的系统疾病。这也就能够导致它在一定程度上对身体所有器官的一种统治性及影响性。在出现糖尿病眼底病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症状,在早期的时候是视力下降视物不清,那么在中晚期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定的视网膜脱落或者是新生性青光眼的这种情况出现。
如何预防糖尿病眼底病变
患者要预防糖尿病眼底病变,首先要做的事情就严格控制血糖,这一点至关重要,是预防糖尿病的根本;其次要控制好血压以及血脂,否则的话,无疑是雪上加霜;再者,要注意定期检查,早检查早治疗;最后,还要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视网膜病变算是由糖尿病引发的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又因为该疾病会导致人们出现失明的情况,所以必须要及早的治疗。目前治疗视网膜病变的方法有很多,最为常见的就是中医疗法和西医西药疗法了,如果病人所出现的症状非常严重的话,那么可以考虑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来达到根治的效果。
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该做哪些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先做血糖水平、血脂大生化、尿微量蛋白等基础检查,来判断整体血糖水平;同时在练习灯下检查是否有白内障、玻璃体浑浊、黄斑水肿等;进一步通过光学断层扫描、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来判断疾病发展阶段,为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
语音时长 01:33

2018-06-13

59182次收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指什么
一般来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于糖尿病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它的出现与发作是因为血糖过高潜在损坏视力的视网膜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眼底出血,微血管瘤出血,黄斑水肿等等。
语音时长 00:48

2018-06-13

62105次收听

04:3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都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表现为烦燥、皮肤搔痒,多饮多食、小便多等,同时伴有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并发症。早期如并发有黄斑水肿,中心视力会严重下降,每年应到眼科或内分泌科进行筛查,四年左右做一次造影,才能有效防治严重损害视功能并发症的出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