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溶血能治好吗

发布时间:2021-09-1392484次播放

视频内容:

溶血能否治好,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分析。

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多数和基因缺陷有关,比如地中海贫血,轻症病人不需要治疗,有症状的病人可以通过切脾治疗。特别危重的病人,可以通过骨髓移植的方法,改变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也就是体内存在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攻击患者的红细胞,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糖皮质激素药物、血浆置换、脾切除等,都可以有效的控制,但这些治疗很难保证疾病不再复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输血发生的溶血反应是什么
输血发生的溶血反应是指输注血型配伍不合适的血液,导致了红细胞在体内大量破坏,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现代医学上,通过检测ABO血型和Rh血型,一般能够比较稳定可靠的知道输血血型的配伍。但是对于一些少见情况,比如一些稀有的熊猫血型,一些特殊的血液科病人,长期反复输血的病人或者进行过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后,血型不是很稳定的病人,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亚型上面鉴定出配伍失当的情况。这些错配的红细胞输入体内以后,被体内的抗A抗原或者抗B抗原攻击,就导致了病人出现了输注入体内的红细胞大量的破坏,导致病人会出现血红蛋白尿,出现高热、腰痛、肾功能急进性的损害,甚至因此危及病人生命。
语音时长 00:53

2021-12-30

72936次收听

01:36
溶血症严重吗
溶血症是否严重,要根据引起溶血的病因、血红蛋白下降速度、病人的个体情况综合确定。溶血症即溶血性贫血,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血管内溶血,红细胞在血管内被大量破坏,常见原因是血型错配输血。红细胞在血管内被破坏后,血红蛋白释放入血形成游离血红蛋白,可以穿透肾小球基底膜,导致肾小管栓塞,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部分病人由于急性血管内溶血死亡。血管外溶血的发生场所一般是肝、脾等单核内皮吞噬系统,往往发生过程较慢,多数是慢性溶血。常见的血管外溶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先天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01:31
溶血病能治好吗
多数的溶血只能通过有效的治疗控制溶血的发生,彻底根治比较困难。临床上多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膜表面覆盖有一些自身的抗体,导致红细胞受到攻击、破坏增加引起,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者脾切除,可以有效改善溶血症状,但根治较难。血型错配输血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避免发生血型错配,就不会再发生溶血性贫血;一部分先天性的溶血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通过脾切除可以有效控制症状;一些特殊的病例、婴幼儿,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治愈。
01:25
溶血有什么后果
溶血的后果,要看溶血导致的血红蛋白降低程度和发生的速度综合判断。急性发作的血管内溶血,血红蛋白降低很快,也非常严重,机体来不及代偿适应,会引起身体各个脏器严重的反应,如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肿等。血管内溶血也会造成游离的血红蛋白阻塞肾小管,引起急进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因为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血管外溶血往往发生比较慢,血红蛋白降低幅度不重,病人症状因人而异。部分病人表现为面色苍黄、巩膜黄染、胆红素升高,一部分病人出现胆结石、肝脾肿大。
01:43
溶血怎么治疗
溶血的治疗要根据病因、病人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首选的治疗措施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部分病人也可以采取血浆置换或者脾切除的方式;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以通过脾切除治疗;重症的地中海贫血病人,特别是新生儿或幼儿,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血型错配引起的输血后溶血性贫血,只能通过严格的血型筛查和严格的医疗制度杜绝。对于一些危急重症病人,可以通过输血治疗纠正贫血。
溶血儿是什么意思
溶血儿是指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因为血型和母亲血型不合,引起身体出现溶血反应。新生儿发生溶血反应后,患儿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黄疸,同时伴有贫血和面色苍白等症状。新生儿如果出现明显等黄疸,特别是黄疸指数超过正常值比较多的情况下,首先需要考虑是病理性黄疸。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诊是否有溶血。如果是因为发生溶血出现的症状,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对症处理,避免溶血反应逐渐加重,容易出现生命危险。一般母亲是O型血或者RH阴性血型的情况下,新生儿比较容易出现溶血反应。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80099次收听

溶血的概率
一般发生溶血的概率非常小,发生溶血反应的新生儿,90%以上是因为母亲是O型血或者RH阴性血的情况。其次,如果新生儿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长大后如果吃蚕豆,也会引起溶血反应。还有就是输血的时候,如果输入血型不合的血液,就很容易发生溶血反应。但是,这种概率非常的小。因为输血的时候,首先献血者的血液都是会做血型检查。受血者在输血之前,也会做血型检查,而且还会做血型交叉配型检查,用错的概率非常小,所以输血发生溶血的概率也非常小。新生儿如果发生溶血反应,只要能够及时救治,基本都可以治愈。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0

77231次收听

溶血性贫血如何康复
溶血性贫血康复应去除病因,贫血较严重可选择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主要选择激素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及地中海贫血等引起溶血性贫血,可选择脾切除治疗。
溶血性贫血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主要表现包括血尿、乏力、头痛、心慌气短、呼吸急促等,可出现肝脾肿大症状,按压时肝区有明显疼痛感,皮肤、巩膜等处出现黄染。严重时可出现腹痛、腰痛、高热等症状。
溶血性贫血可以治愈吗
造成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有多种,该疾病是否可以治愈,需要根据病因和具体类型的判断。如果是因为物理或化学因素所造成的,只要积极的去除病因就可以治愈;但如果是因为遗传因素所引起的,就无法治愈。而大多数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病因都不能去除,所以在治疗上主要是控制溶血发作。
间接胆红素偏高有什么原因
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间接胆红素是由于红细胞破坏之后释放入血的,如果说人体内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的间接胆红素就会明显的升高,比较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这种过量释放的间接胆红素,大大超过了肝脏的转化能力,就会引起一些皮肤发黄等等,如果说肝脏的疾病像严重的肝炎,肝坏死,肝硬化也会使得肝脏代谢间接胆红素的异常。那么引起间接胆红素偏高,我们还需要根据偏高的数值严重的程度,以及是否合并一些其他的症状来进行综合的判断,像某些药物或者是某些生理性的都可能会出现包括像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这样的一种表现。那么像肝脏如果说出现了肝脏代谢异常,胆红素不能够正常地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或者说由于大量的饮酒,由于药物都可能会增加间接胆红素,像某些生理性的黄疸,一些先天性的代谢疾病,像某些青年人在查体的时候只是出现了一个轻微的间接胆红素升高,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生理性的或者是良性的黄疸,不需要额外的关注。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24

72596次收听

溶血性贫血的症状
溶血性贫血包括急性溶血性贫血和慢性溶血性贫血两种类型,患有急性贫溶血性贫血时,会有高烧、寒战、黄疸、蛋白尿、肾衰竭等症状,治疗不及时有致命的危险。患有慢性溶血性贫血时,会有贫血、黄疸、肝脾肿大、胆石症、胆绞痛等症状。
溶血是什么意思
当大家体内的红细胞出现破裂,并且其中的血红蛋白溢出从而导致红细胞溶解之后,也就意味着大家出现了溶血的情况,而当溶血发作以后,大部分人会出现以下这些症状,比如说贫血神经出现问题,发热以及皮肤,巩膜变黄等等。
溶血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溶血性贫血是指在人体的各种情况中出现了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破坏的原因非常多,溶血性贫血最常见,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综合征。溶血性贫血很难在特别早期发现,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伴发黄疸。
语音时长 01:26

2018-09-30

52928次收听

01:45
溶血性贫血症状表现是什么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溶血性贫血是一大类疾病,导致的原因很多,它的临床表现就是贫血表现,头晕乏力、没劲、耳鸣或是脏器缺氧的一些表现。如果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合并一些自身免疫病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