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如何护理

发布时间:2022-10-1168304次播放

视频内容:

一、心理护理。术后告知患者治疗已顺利完成,使患者消除顾虑,树立信心,更好的配合医护治疗。

二、咽喉护理。

部分患者可能会因内镜刺激咽喉,出现轻微出血或咽喉疼痛,但通常随时间推移会逐渐自行好转。

三、病情观察。术后需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意识。尤其血压、脉搏的变化,直接反应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及出血程度。

如治疗后发生出血,可通过内镜进行止血,或在X线引导下进行介入治疗。如经上述治疗仍出血不止,则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四、饮食护理。

需遵医嘱适当禁食,一般术后常规禁食24小时,若无异常,应流食3天以上,胃息肉术后进流食1天,然后进无渣半流食3天。1周内忌粗糙饮食。恢复期患者可食清淡、易消化软食,并嘱患者细嚼慢咽,定时定量,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前准备
一、适应手术后变化的锻炼。术前应戒烟至少2周,咳痰患者可应用药物稀释痰液,可做深呼吸锻炼,提高术前肺功能储备率。二、预防感染。避免交叉感染,必要时可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三、饮食方面。治疗前一日,治疗前通常需禁食8小时以上,前一日晚餐可食用少量清淡易消化食物,午夜后可以禁食。四、术前检查。完善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五、其他。患者应在治疗前将既往病史,现病史、过敏史及用药史等相关信息,如实告知医务人员,如目前正在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血药,或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并遵医嘱服药。
语音时长 01:03

2022-10-11

49290次收听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出院后注意事项
一、饮食。需遵医嘱适当禁食,出院后一定时间内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清淡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禁酒。二、学会观察。教会患者观察大便的性状、颜色和量,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三、活动。术后3周避免性生活,6周内避免持重物、长途步行,3个月内禁骑自行车。四、 定期复查。出院后仍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再次就医。根据情况予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一年复查。如有复发仍需再次治疗,一年后每年复查1次。
语音时长 00:49

2022-10-11

67165次收听

肠息肉在什么情况下要做切除术
肠息肉也就是长在肠道的息肉样病变,包括小肠的,也包括大肠的结直肠,但通常是指大肠的息肉。肠息肉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病变。肠息肉如果体积在5mm以上,且伴有局部的多发,这种情况下应该进行手术切除。通常采取内镜下息肉切除的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如果患者的肠息肉体积小于5mm,发生癌变的风险性相对较低。据现有资料显示,约有95%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因此尽早切除大肠息肉,可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风险。大肠息肉目前主要采用内镜治疗,体积较小的息肉,可直接在内镜下切除,如息肉较大或怀疑有癌变倾向,或怀疑在切除过程中,可能发生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可先钳取部分息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随后再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如息肉过大、浸润过深。或发生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风险较高,无法通过内镜完全切除息肉时,则需要考虑进行外科手术予以切除。
语音时长 01:23

2022-10-11

70842次收听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目的
肠息肉也就是长在肠道的息肉样病变,包括小肠的,也包括大肠的结直肠,但通常是指大肠的息肉。肠息肉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病变。肠息肉如果体积大于5mm以上,且多发。这种情况下应该行手术切除。通常采取内镜下息肉切除的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临床上应用广泛。如果患者的肠息肉体积小于5mm,则发癌变的风险相对较低。据现有资料显示,约有95%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因此尽早切除大肠息肉,可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风险。大肠息肉目前主要采用内镜治疗,体积较小的息肉可直接在内镜下切除,如息肉较大或怀疑有癌变倾向,或怀疑在切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可先钳取部分息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随后再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22-10-11

65971次收听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目的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让更多的早期上消化道病变,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人体消化道主要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组成,消化道管壁一般从内向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针对,食管、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病变,通过内镜向病灶局部黏膜下层注入生理盐水,并应用特殊电切刀,将病变黏膜或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的一种治疗方法。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主要用于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等,因其无需开腹,利用内镜即可切除病灶,所以不仅可以避免,全身麻醉及开腹手术所引发的并发症,而且无需切除器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语音时长 01:20

2022-10-11

71377次收听

01:30
什么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通过经口插入内镜,在食管静脉曲张部位,利用橡皮圈套扎曲张静脉,诱发炎症反应,是曲张静脉闭塞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既往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患者,预防再次出血。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用弹性橡皮圈,结扎曲张静脉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它源于痣结扎治疗。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由于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逐渐广范接受。对于消除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目前较广泛应用的。
01:39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禁忌症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针对食管、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病变,通过内镜向病灶局部黏膜下层,注入生理盐水,并应用特殊电切刀,将病变黏膜或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的一种治疗方法。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禁忌症。一、严重心肺疾病、休克。昏迷、上消化道急性穿孔。神志不清、严重或急性咽喉疾病。食管及胃的重度急性炎症。主动脉瘤及严重颈、胸椎畸形者。二、内镜下病变有明确黏膜下浸润征象者。三、病变范围广泛者。四、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病。口服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者。
01:37
便秘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原理
生物反馈治疗是应用仪器,将人体正常情况下,不易感知的生物信息,转换成可觉察的视觉或听觉信号,从而利用生物反馈机制调整生理活动,以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的一种生物行为疗法。正常排便不仅需要腹部肌肉收缩,增加负压,同时还需要盆底肌舒张,从而推动粪便排出。而便秘患者在腹部肌肉收缩时,盆底肌可能会同时出现矛盾性收缩,导致无法正常排便。便秘生物反馈治疗,可通过在患者肛门外,括约肌和腹部放置电极,指导患者根据肌肉电信号情况,训练盆底肌和腹肌的协调运动,从而缓解排便困难。
02:01
什么情况需要做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
肠息肉,也就是长在肠道的息肉样病变,包括小肠的,也包括大肠的结直肠,但通常是指大肠的息肉。肠息肉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病变。肠息肉如果体积5mm以上,且伴有局部的多发,这种情况应该行手术切除。通常采取内镜下息肉切除的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临床上应用广泛。如果患者的肠息肉体积小于5mm,一般来说属于比较常见的炎性息肉,发生癌变的风险性相对较低。据现有资料显示,约有95%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因此尽早切除大肠息肉,可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风险。大肠息肉目前主要采用内镜治疗,体积较小的息肉可直接在内镜下切除,如息肉较大或怀疑有癌变倾向,或怀疑在切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可先前取部分肌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随后再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
01:35
什么是上消化道内镜下高频电凝止血
患者通常取侧卧位,紧咬牙垫,医务人员经口缓慢导入内镜后,沿食管向胃十二指肠逐渐推进探查并明确出血部位,确认出血部位后,医务人员先清除血凝块,并调试好高频电发生器的电凝电流强度,一般调在3至4档。自活检孔道送入球形电极,当电极与病灶轻轻接触,立即通电,每次数秒钟,用脚踏开关控制,直视下见黏膜面发白、冒烟、出血停止,即撤去电极。观察l至2min,出血停止后退出内镜。对喷射状出血、活动性渗血或有半球形血管显露的出血效果较好。
下眼眶骨折手术费用
下眼眶骨折手术费用与内固定材料以及手术难易度有关,如果伤及神经或眼球,手术难度增大,费用也会增加。
小孩做白内障手术需要多少钱
小孩白内障手术价格包括手术费、药费、人工晶体费及术前检查费等,费用差异主要是采用的人工晶体不同而导致。
新生儿肝移植手术大概多少钱
肝移植费用包括两部分:一是肝源费用,如移植的供肝是他人的,需要支付费用;二是手术移植肝脏的费用,如新生儿的病情复杂,需要更多的术前、术后的检查和监护费用。
单纯性阑尾炎手术多少钱
传统开腹手术费用在6000元左右;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费用在10000元左右。
腹腔镜阑尾炎手术费用大概多少钱
阑尾炎手术费用主要与所选医院、手术难易度有关;有并发疾病的患者术前术后需要更多的检查、监护、药物治疗等,继而增加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