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做胃镜前禁忌吃的药

发布时间:2021-09-0173876次播放

视频内容:

抗凝药或者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是不能吃的。因为在做胃镜检查的时候,有可能会要进行活检,甚至是进行内镜下的息肉切除,一些出血的止血,静脉的套扎及黏膜的剥离等处理方式,所以一定要禁止使用这些导致出血的药物。
这些药物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常用的有阿司匹林、肠溶片、波利维、泰嘉等,也有一些防止血栓形成的中成药,像银杏叶片、血塞通等药物,至少要停止服用5-7天才有效。还有就是抗炎的药物,常见的就是华法林,有口服的也有静脉应用的肝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30
胃息肉的症状及危害有哪些
胃息肉是胃内壁黏膜和黏膜下层异常生长形成的赘生物,可能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其症状及危害有上腹部不适、营养不良、出血、消化不良、幽门梗阻等。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处理。1、上腹部不适:胃息肉可能导致胃黏膜表面出现隆起,引发上腹部不适,如腹胀、隐痛等。2、营养不良:患者的食欲容易受到影响,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3、出血:如果伴有胃黏膜糜烂、溃疡等情况,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4、消化不良:胃息肉会影响食物在胃内的正常消化,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5、幽门梗阻:当胃息肉位于幽门部位且体积较大时,可能引起幽门梗阻,表现为饱胀感、呕吐等。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症状及危害会因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身体素质、治疗方式等而存在差异。
02:03
胃部息肉微创手术要休息多久
胃部息肉微创手术后的休息时间,根据息肉的数量、做手术是否顺利、手术的创面大小进行判断。5mm的息肉冷切除后,术后可以正常的上班、工作,不影响正常生活。术后如果没有合并症,休息2-3天。术后如果出现合并症,如穿孔、出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休息的时间。穿孔较大或出现腹膜炎,休息1-2周。家族性的息肉病,息肉较多,切除创面较大,需要的休息时间会长一些。如果出血很轻,当时可以止血,休息一周。
01:57
胃息肉都需要切除吗
胃息肉是否需要进行切除取决于息肉的病理类型、大小以及数量。如果息肉的数量多,形态不好,体积又大,病理类型为腺瘤样息肉这样有癌变风险的胃息肉,一定要进行手术切除,一般选择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手术,创伤非常小,术后恢复非常快。饮食习惯、特殊的用药、遗传因素都是导致胃息肉发生的病因,胃息肉是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因此术后要定期复查胃镜,去关注有没有复发的情况。
胃增生性胃息肉用吃药吗
胃增生性胃息肉无症状者一般不用吃药,有明显不适症状需要吃药或者手术。胃增生性胃息肉的发病原因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胆汁反流、自身免疫性胃炎、长时间情志刺激等,主要可以总结为胃受到长时间的慢性刺激而发病。症状可以有但不限于上腹隐痛、腹胀、胃脘嘈杂、恶心、呕吐。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来说,首先可以做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通常用药是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以用兰索拉唑、西米替丁、莫沙必利等对症治疗。平时应戒烟戒酒,不吃辛辣刺激食物,注意养胃。
语音时长 01:07

2021-04-22

76170次收听

胃长息肉有危险吗
胃长息肉有一般来说不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但是胃部的息肉有一定恶化演变成癌症的可能。胃息肉通常是一种慢性胃部增生性疾病,一般都是良性的,可能是由于胃粘膜损伤导致的增生。一般来说,胃息肉通过手术切除可以完全根治,如果息肉过度增生要警惕其发生癌变的可能。对于胃部长息肉的病人来说,要注意一下造成胃部息肉的因素,比如吸烟、喝酒、偏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等。术后要注意胃部的保养,注意清淡饮食,不要吃难消化的食物,可以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减少脂肪的摄入,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注意定期复查。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22

79379次收听

做息肉手术要打麻药吗
在做息肉手术时,是否需要注射麻药,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如果是多发性息肉或较小的息肉,不需要采取麻醉。长期手术需要进行麻醉,一般麻醉也有多种分类,可结合实际情况挑选,一般考虑选择静脉麻醉或气管内麻醉。
胃息肉的危害有哪些
胃息肉危害性主要体现于:易导致身体不适、出血、消化不良、癌变风险性较高等,需及时切除。
胃息肉会不会遗传
胃息肉除了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后天性因素有关外,也与遗传性因素有关,由遗传性因素引起的胃息肉具有遗传性。该类型胃息肉好发于青年人群,且呈家族聚集性等发作特点。
胃息肉不切除可以吗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息肉”这一名称通常只表示肉眼所观察到的隆起物。胃息肉属于癌前疾病的一种,大多数都是炎性的,小于2cm,随着胃炎的好转息肉也会消失或缩小,还有一种息肉是增生性息肉或者腺瘤样息肉,大于2cm,这种息肉是不会随着胃炎的好转而缩小的,但是有一定的可能会导致癌变。胃息肉还会导致胃痛,胃胀,反酸,嗳气等症状,所以,如果发现息肉对胃话,要及时摘除,并且要及时送病理,定期复查。胃息肉首选方法是经过内镜进行微创切除,创伤比较小,病人没有痛苦,不需要考虑手术问题。切除办法是利用高频电凝切除术,也就是圈套器圈套息肉以后通过电凝切除,同时达到止血目的。术后可能会导致胃溃疡,通过口服抑酸剂或黏膜保护剂,溃疡会在一个月左右愈合,术后大概半年左右随访一次,看溃疡是否长好,有没有新发息肉就可以,不用考虑做外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15

2020-03-17

56788次收听

胃镜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胃镜检查以后的注意事项,主要是根据胃镜检查的方式以及检查结果来初步判断。胃镜检查有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两类。如果是胃镜检查没有明显异常的话,注意清淡饮食就可以,没有特殊禁忌,如果是无痛胃镜的话,要适当注意休息,检查完后需要家人陪同,尽量不要做剧烈活动,或者是开车,高空作业之类。如果胃镜检查有异常,比如说有糜烂,溃疡等等,做了活检的话,饮食要注意,一般流质或者半流质偏凉的饮食为主,同时可能要遵医嘱服药。如果是有消化道出血,或者是做了胃镜下切除术之类治疗的话,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同时停止进食,采取肠道外营养,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向流质,半流质以及固体食物过度。胃镜检查发现异常的话,需要治疗和复查。
语音时长 01:24

2020-02-17

61321次收听

胃息肉是如何引起的
胃息肉分好多种,常见有炎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临床以胃底腺息肉最为常见。其发生主要与内源性遗传问题;长期服用抑酸药物致使胃泌素增加诱发局部腺体增生有关;部分与胆汁酸上返至胃里面,刺激胃底腺局部增生有关。胃底腺息肉发生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内源性遗传问题有关;二、很多都和病人长期服用抑酸药有关。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大家对胃、食道关注很多,稍微有点症状就会用抑酸药保护食道,抑制胃酸。之后机体会分泌胃泌素,在患者服用完止痛、抑制剂抑酸药后,大大增加,导致局部腺体增生,形成胃底腺;三、胆汁。胆汁酸从十二指肠乳头地方返上,返到胃里面,刺激胃底腺局部增生。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20

61523次收听

胃增生是怎么回事
胃增生即胃息肉,这类患者往往会有食欲不振、恶心等不适症状。胃增生的出现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也可能是由于胆汁反流或服用了抑酸药而导致的。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抽烟、喝酒等对胃黏膜也有很大损害,也可导致胃增生的出现。
02:02
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胃息肉的原因,目前还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实际上胃息肉也分好多种,炎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这里主要讲胃底腺息肉。和所有疾病一样,胃底腺息肉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内源性的遗传问题。另外,很多都和病人长期服用抑酸药有关系,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用抑酸药保护食道,抑制胃酸以后,机体分泌胃泌素会大大增加,导致局部腺体增生,也就是胃底腺。还有就是胆汁,胆汁酸从十二指肠乳头返到胃,刺激胃底腺局部增生。
02:11
胃息肉会癌变吗
胃息肉会不会癌变,取决于它的病理类型,有炎症性的,有增生性的,有胃底腺,这几种基本上都不会癌变,除非长到两厘米以上,有癌变的风险。腺瘤性息肉有癌变的可能,但发生率很低。胃息肉的癌变率,比肠息肉癌变率要低很多。胃里面最常见的是胃底腺息肉,而胃底腺癌变率也是非常罕见的。所以请大家放心,大部分的胃息肉是不会癌变的。但如果每年复查发现胃息肉变得越来越大,还是建议把它切除掉。
胃里长息肉怎么办
胃息肉就是胃黏膜表面的一种隆起物,是一种突起组织。息肉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小,身体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所以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般都是在胃肠检查,或者进行一些小手术的时候发现的,胃里长息肉通过会通过手术、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