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输血体温不超过多少

发布时间:2021-05-20107679次收听

语音内容:

输血体温不可以超过多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患者只是普通失血,暂时没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一般需要体温正常,也就是体温不超过37.5°才可以输血。因为输血后有些人有可能会发生发热反应。如果患者本身就有发烧症状,输血的时候,如果发生输血反应,患者出现了体温升高,引起了发热反应也容易被掩盖。

医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输血反应的症状,就会延误处理时间,引起严重后果。但是,如果患者出现严重失血,或者已经出现了失血性休克症状。一般需要体温在38°以内就可以输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输人血白蛋白的注意事项
输入人血白蛋白时,首先需要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有异体蛋白过敏史,比如平时吃鸡蛋或者鱼虾和海鲜等食品,是否会发生过敏等。如果有过敏现象,输入的时候,需要非常慎重。输入之前还需要给患者做身体体检。如果患者患有严重的贫血或者心力衰竭的情况,禁止使用人血白蛋白。避免输入过程中,容易加重病情,甚至引起生命危险。输入人血白蛋白的时候,需要缓慢输入,不可以速度过快,避免发生异常反应。人血白蛋白开启后,需要一次使用完。如果输不完,剩下的需要弃掉。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92958次收听

手术输血的标准
手术输血等标准,需要根据患者年龄、心功能、预计失血量、就诊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是否有血液储备,以及患者对输血风险的承受能力等因素而定。正常情况下,如果当地就诊医院有输血的条件,对于年轻手术病人,手术过程中,虽然失血量比较多,但是患者身体没有出现明显虚弱或者体位性低血压或者失血性休克等症状,一般不需要输血。但是,如果是老年人,而且患者本身有一些基础性疾病。手术的时候,虽然失血量不是太多,但是只要患者身体出现身体不适症状,为了预防出现意外,一般都需要输血。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0

96358次收听

输血后为什么要补钙
输血后容易引起血液中钙离子减少,引起低钙血症,所以需要及时补钙。因为在输血的时候,所使用的血液在保存的时候,为了避免发生凝血反应,一般需要在储存血液的血袋中注入枸橼酸钠抗凝剂,血液被输入身体后,输入的血液中的枸橼酸钠,就容易和患者体内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枸橼酸钙。这样就会使血液中的钙离子大量减少,引起低钙血症。所以,如果是输入大量血液后,都需要及时补钙,避免引起低钙血症,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严重的甚至有可能会引起抽筋症状等,对身体恢复产生影响。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89597次收听

输血发热的原因
引起输血发热的原因比较多,首先,输血后,血液中的抗体和抗原发生免疫反应的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发生发热反应。为了预防出现发热反应,可以中输血之前使用些抗过敏药物。其次,如果输入的血液或者血液制品,血液保存的过程中,或者使用的输血器械等,如果被致热源污染,也会出现发热反应。输入的血液和受血者自身血液发生溶血反应后,也会出现发热反应。而且会出现高烧和寒战症状。病情比较危及,需要及时配合医生对症处理,不然容易出现生命危险。输血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发生细菌污染等,也会引起发热反应。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0

78141次收听

输血小板的副作用
输血小板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发热,某些人输入血小板后,容易引起体温升高,出现发热症状。这是因为血小板的血液制品中,因为制作过程中受某些致热源污染,或者本身血液成分中,就含有某种致热源或者白细胞等。输入后就会患者身体出现发热反应,导致体温升高。过敏反应。某些患者输入血小板成分后,因为对血液制品中的某种成分发生过敏,就会出现过敏反应。导致患者皮肤出现瘙痒等症状。感染疾病。如果某些人献血的时候,血液中含有某些传染病病毒成分等,就比较容易把疾病传染给用血小板的患者。比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0

99439次收听

出血倾向挂什么科
自发性出血可到血液科就诊,出血其诱因和溃疡、手术、肿瘤坏死有关,也可能是白血病、药物抑制造成,需尽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