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女性湿气重的危害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8-04-1154290次收听

语音内容:

女性湿比较重的话,湿邪是属于一种黏腻重浊的邪气,可以由外感,也可以由内伤,它沉积在人体内部,不容易被排泄或者是代偿出去。

痰湿中阻,湿郁日久可以敛液成痰,成痰以后,它属于更黏腻的一种湿邪,更加的顽固,更加的不易被清除,这种痰可以形成痰核。出现这种痰湿中阻以后,对于女性来讲,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面部的色斑、面色的晦暗、不光泽,面部的痤疮、疖肿,甲状腺的结节,甲状腺的囊肿,乳腺的结节,乳腺的这种增生类的病变,当然现在不再强调乳腺增生是一种诊断,但是如果湿浊比较重的时候,还是容易出现这种乳腺的各种结节、包块的一个形成。

另外女性湿重会容易出现子宫肌瘤、子宫囊肿或者卵巢囊肿等。有部分女性湿重,还可以出现盆腔炎、阴道炎症或者白带增多等异常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人身体湿气重怎么办
身体湿气重可通过饮食调理、运动排汗、中医理疗、药物干预、环境改善等方式缓解。湿气重可能与气候潮湿、饮食不当、脾胃虚弱、外感湿邪、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
身上湿气重如何祛除
祛除身上湿气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医调理、药物治疗、改善环境等方式实现。湿气重可能与脾胃虚弱、环境潮湿、饮食不当、缺乏运动、体质偏寒等因素有关。
产后湿气重的表现有哪些呢
产后湿气重的表现主要有乏力嗜睡、舌苔厚腻、关节酸痛、皮肤黏腻、大便溏稀等。湿气重可能与产后气血不足、环境潮湿、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
湿气重可以用姜泡脚吗
湿气重一般可以用姜泡脚,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驱散寒湿。但皮肤破损、阴虚火旺或对姜过敏者不宜使用。
身体寒湿气重怎么调理
身体寒湿气重可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中药调理、穴位按摩、艾灸疗法等方式改善。寒湿气重通常由长期饮食生冷、环境潮湿、脾胃虚弱、阳气不足、外感寒湿等原因引起。
03:40
湿热怎么调理
湿热吃什么药湿热吃什么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湿热如果蕴于中焦,一般侵袭肝胆或者脾胃。如果湿热侵袭肝胆,可以用龙胆泻肝汤或者龙胆泻肝丸,是比较容易能买到的药物。龙胆泻肝丸其中龙胆草、黄芩、泽泻等,苦寒泄热。肝胆湿热一旦清除,应该中药即止,日久会伤及脏腑的阳气。如果湿热侵袭脾胃,可以使用葛根芩连汤。一般市面上没有葛根芩连汤的成药,可以在中药铺抓到葛根20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或者5克、甘草10克,在药壶里煎煮,早晚分服,但注意最好是食后半个小时左右服用。因为葛根芩连汤有清热燥湿的作用,日久可能会伤及脾胃的阳气,所以也同龙胆泻肝汤的服用中病即止,不要服用时间太久。煲什么汤去湿热效果最好湿热体质的患者一般可以煲玉米须泥鳅汤喝,泥鳅本身性平,人体食用之后可以补中益肾。而玉米须则能够为人体平肝清热,消除湿热之气。身体湿热的人也适合多喝红豆雪梨汤,红豆能够去湿气,雪梨也是滋阴润燥的上佳食品。这二者搭配在一起祛湿效果会更好。身体湿热的问题发生之后,患者应当多用金银花冲泡茶汤饮用。金银花茶喝起来比较清爽,可以为人体清肝利胆,去除湿热之气。阴虚火旺湿热怎么调理阴虚火旺的患者伴有湿热症状,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分析,口服中药汤剂全面调理,能够起到清热滋阴祛湿的功效。平时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清热功效的食物,如黄瓜、豆腐、菠菜、薏仁、山药、冬瓜等。要少食辛辣刺激油腻性食物。戒烟戒酒,戒掉手淫等不良生活习惯,否则会耗伤体内阴液,从而加重病情。同时可以口服一些中成药,如果以阴虚火旺症状比较明显,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症状,可以口服知柏地黄丸,能够起到清热滋阴的功效。若是湿热重的患者,伴有阴囊潮湿等症状,可以口服龙胆泻肝丸,能够清肝胆、泻湿热。去除身体湿热喝什么茶去湿热建议根据湿热停留的部位不同选择相应的茶饮。若是脾胃湿热可以选择荷叶薏米茶,能够有效清除湿热、健脾理气;若是肝经湿热的人群可以选择喝茵陈栀子茶;若肠道湿热可以饮用黄连乌梅茶;如果是膀胱湿热则可以饮用车前竹叶甘草茶。同时建议大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茶水进行饮用。
湿热与寒湿的鉴别是什么
湿热往往是舌苔黄腻,寒湿是舌苔白腻。湿热伴有一些热的症状,比如说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寒湿伴有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不止,倦怠乏力等等。湿热应该以清热利湿为主,比如说湿热可以导致一些黄疸病人出现了目黄、身黄、小便黄,这是湿热黄疸的常见症状,中医常用的方剂就是茵陈蒿汤加减。寒湿也可以导致发黄,但是是面色是晦暗,没有光泽,这个属于阴黄的范畴,中医就用茵陈术附汤加减进行辨证的治疗,就不能用清利湿热而用温化寒湿的方法。
语音时长 01:18

2021-12-30

88304次收听

01:53
湿热与寒湿的鉴别
湿热往往是舌苔黄腻,寒湿是舌苔白腻。湿热伴有一些热的症状,比如说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寒湿伴有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不止,倦怠乏力等等。湿热应该以清热利湿为主,比如说湿热可以导致一些黄疸病人出现了目黄、身黄、小便黄,这是湿热黄疸的常见症状,中医常用的方剂就是茵陈蒿汤加减。寒湿也可以导致发黄,但是它是面色是晦暗,没有光泽,这个属于阴黄的范畴,中医就用茵陈术附汤加减进行辨证的治疗,就不能用清利湿热而用温化寒湿的方法。
湿气重如何调理
湿气重其实也是一个通俗的说法,这个湿是从哪来的?是从水液代谢,中医讲人的水是一个循环的,它不仅仅是血循环,水本身也有个循环。所以气的机是水湿气化流动的一个关键点,所以湿气重其实它的背后就是气虚。内在产生了水或者外来的水,因为气虚不能够运化,它就聚成湿了,就湿气重。表现在这个人的皮肤就肿了,容易肿,有些是上面的眼睛肿,有的下面的湿是脚肿,就很困重,湿气很重,有时候无力,乏力。这个湿有时候会跟寒结合,又跟热结合。如果单纯的湿气重,我们就化气,其实很简单,像我们的艾灸就可以化气就非常好。另外适当地运动,振奋阳气,运行气血。第三个,我们可以适当去唱歌,唱一些愉快的、开心的、疏导情志的歌曲。唱歌实际上有一种气化运动,呼吸运动、腹式运动其实都用到了,这种阳气一流动,湿气就会化得很快,要心情愉快。第二个肥甘厚腻的东西少吃,阻碍气机。我建议大家适当以素食为主,配以适当的荤食,这样的结合,就是化湿,减轻身体的负担,这个就会容易把湿气重的症状把它去除。
语音时长 01:30

2020-04-22

61013次收听

湿气重可能会导致肥胖吗
现在人们很关心的一个事情,因为湿气重,你看湿气重会肥胖,确实也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湿气重。湿为什么呢,湿是阴邪,它是寒性的,它是湿就是困阻,困阻了气机,聚而化湿就困重,困重的人不想动,不想动阳气进一步的痹阻,痹阻之后,不能运化体内的这些物质,特别像脂肪这一类的,所以它就导致脂肪进一步的堆积,他就容易肥胖,所以湿气重确实也容易产生肥胖。而且有些人天生就是湿痰体质,所以这个湿还可以化痰,再瘀阻进一步就是产生化痰了。所以肥胖者很多,应该说大部分都是有痰湿的结聚,所以围绕这一点我们叫阳化气,阴成形。所以湿痰这属于阴的。阳化气就是我们要助阳,助阳最好的方法,适当地运动。这个运动不要太过量,我们要让他微微汗出,不要大出,微微汗出就是少火生气,叫温温的补养气机。轻轻地运动,经络拍打,微震动就是让气机增,增强我们的态运动。第二,我们的艾灸,小小的火慢慢灸,灸了以后气血温通,我们要感受气血温通的这种效应,就化湿化痰,最好是配合一定的运动,这样两者结合起来,消除肥胖是非常好。第三个我们还可以配点药,我们的经典叫参七粉,一点红参配点田七,又可以补气,又可以活血,运化全身的这个气机,也是一个化湿的非常好的方法。
语音时长 01:49

2020-04-22

51749次收听

湿气怎么回事
湿气中医讲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湿气分外湿和内湿,是两个不同概念。一、外湿: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六淫之邪,外来邪气中有湿邪,湿邪是大自然里面的水液代谢,有停滞产生的邪,本来大自然的水气是自然升腾,气化又变成雨降下来。这个湿既不是水,也不是天上的蒸汽,而是在地面上残留了一种像雾一样的湿的东西,被人吸进来叫外湿。阴暗潮湿的地方,湿气带一种寒性,还有一种郁闷,有一种热性,森林里面湿热瘴气。湿气被人吸入之后,成为外来湿邪,而阻滞身体气机,在南方比较多,北方相对少。二、内湿:内在气化运行不够,内湿产生,最常见产生在肺的皮毛层面的湿,还有脾胃中焦的湿。皮毛湿出现皮肤水肿、虚胖,中焦是胃口不好,失而化痰,变成痰饮、痰湿,阻碍血管、阻碍脉络,形成很多代谢病理产物,叫内湿。
语音时长 01:53

2020-04-22

57317次收听

02:13
湿气重怎么调理
湿气重的湿是从水液代谢而来,中医讲人的水是一个循环,它不仅仅是血循环,水本身也有个循环。所以气机是水湿气化流动的一个关键点,所以湿气重其实它的背后就是气虚。这个湿有时候会跟寒结合,又跟热结合。如果单纯的湿气重,我们就化气,其实很简单,像艾灸就可以化气就非常好。另外适当地运动,振奋阳气,运行气血。第三个,可以适当去唱歌,唱歌实际上有一种气化运动,呼吸运动、腹式运动其实都用到了,这种阳气一流动,湿气就会化得很快,要心情愉快。还有肥甘厚腻的东西少吃,阻碍气机。建议大家适当以素食为主,配以适当的荤食,这样的结合,就是化湿,减轻身体的负担,这个就会容易把湿气重的症状去除。
02:30
湿气重会导致肥胖吗
现在人们很关心的一个事情,因为湿气重,你看湿气重会肥胖,确实也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湿气重。湿为什么呢,湿是阴邪,它是寒性的,它是湿就是困阻,困阻了气机,聚而化湿就困重,困重的人不想动,不想动阳气进一步的痹阻,痹阻之后,不能运化体内的这些物质,特别像脂肪这一类的,所以它就导致脂肪进一步的堆积,他就容易肥胖,所以湿气重确实也容易产生肥胖。而且有些人天生就是湿痰体质,所以这个湿还可以化痰,再瘀阻进一步就是产生化痰了。所以肥胖者很多,应该说大部分都是有痰湿的结聚,所以围绕这一点我们叫阳化气,阴成形。所以湿痰这属于阴的。阳化气就是我们要助阳,助阳最好的方法,适当运动。这个运动不要太过量,微微汗出。第二艾灸,小火慢灸,配合一定的运动。第三还可以配点药,如参七粉。
去湿热的食物有哪些
祛湿热的食物还是比较多的。一定要适合,可以酌情。第一个,比方红豆,红豆是很好的祛湿热,不光是能祛湿热,它和绿豆一起用还有祛热解毒。第二个,常用的就是山药。山药也祛湿热的很好。还有健脾祛湿的功效比较明显,这也是个药食同源。第三个就是说,祛湿热的食物,我们可以说薏米,薏米这个是一个健脾祛湿的功效非常明显。它有生薏米和炒薏米,再健脾或者祛湿,还有各有侧重。还有一个就是绿豆,绿豆大家可能也用的比较多,特别在夏季,它这个解毒、祛湿也是很明显。绿豆粥、绿豆汤也很好的这种祛湿的效果。还有经常食用用的就是胡萝卜,胡萝卜也是一个祛湿的食物,它也补充维生素,也有很好的祛湿的作用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13

2019-12-18

55290次收听

01:39
湿气重的症状
湿气重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患者感到头重脚轻、头发闷、头发沉。第二是湿气倾注于关节经络,导致患者关节发僵、关节酸痛。第三是湿入于皮肤,患者容易出现疮疡、瘙痒。第四是患者会出现排便不爽,小便异常,出现小便不利,有的患者是小便排便不爽或者出现小便的夜尿频多或者尿急、尿痛等症状。第五是临床上医生最关注的舌苔,舌苔湿重容易出现舌头黏腻,舌头厚或者口味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口干,舌苔较厚或者口臭味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