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湿气重的症状

发布时间:2019-06-2762364次播放

视频内容:

湿气重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患者感到头重脚轻、头发闷、头发沉。

第二是湿气倾注于关节经络,导致患者关节发僵、关节酸痛。

第三是湿入于皮肤,患者容易出现疮疡、瘙痒。

第四是患者会出现排便不爽,小便异常,出现小便不利,有的患者是小便排便不爽或者出现小便的夜尿频多或者尿急、尿痛等症状。

第五是临床上医生最关注的舌苔,舌苔湿重容易出现舌头黏腻,舌头厚或者口味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口干,舌苔较厚或者口臭味等症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40
湿热怎么调理
湿热吃什么药湿热吃什么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湿热如果蕴于中焦,一般侵袭肝胆或者脾胃。如果湿热侵袭肝胆,可以用龙胆泻肝汤或者龙胆泻肝丸,是比较容易能买到的药物。龙胆泻肝丸其中龙胆草、黄芩、泽泻等,苦寒泄热。肝胆湿热一旦清除,应该中药即止,日久会伤及脏腑的阳气。如果湿热侵袭脾胃,可以使用葛根芩连汤。一般市面上没有葛根芩连汤的成药,可以在中药铺抓到葛根20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或者5克、甘草10克,在药壶里煎煮,早晚分服,但注意最好是食后半个小时左右服用。因为葛根芩连汤有清热燥湿的作用,日久可能会伤及脾胃的阳气,所以也同龙胆泻肝汤的服用中病即止,不要服用时间太久。煲什么汤去湿热效果最好湿热体质的患者一般可以煲玉米须泥鳅汤喝,泥鳅本身性平,人体食用之后可以补中益肾。而玉米须则能够为人体平肝清热,消除湿热之气。身体湿热的人也适合多喝红豆雪梨汤,红豆能够去湿气,雪梨也是滋阴润燥的上佳食品。这二者搭配在一起祛湿效果会更好。身体湿热的问题发生之后,患者应当多用金银花冲泡茶汤饮用。金银花茶喝起来比较清爽,可以为人体清肝利胆,去除湿热之气。阴虚火旺湿热怎么调理阴虚火旺的患者伴有湿热症状,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分析,口服中药汤剂全面调理,能够起到清热滋阴祛湿的功效。平时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清热功效的食物,如黄瓜、豆腐、菠菜、薏仁、山药、冬瓜等。要少食辛辣刺激油腻性食物。戒烟戒酒,戒掉手淫等不良生活习惯,否则会耗伤体内阴液,从而加重病情。同时可以口服一些中成药,如果以阴虚火旺症状比较明显,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症状,可以口服知柏地黄丸,能够起到清热滋阴的功效。若是湿热重的患者,伴有阴囊潮湿等症状,可以口服龙胆泻肝丸,能够清肝胆、泻湿热。去除身体湿热喝什么茶去湿热建议根据湿热停留的部位不同选择相应的茶饮。若是脾胃湿热可以选择荷叶薏米茶,能够有效清除湿热、健脾理气;若是肝经湿热的人群可以选择喝茵陈栀子茶;若肠道湿热可以饮用黄连乌梅茶;如果是膀胱湿热则可以饮用车前竹叶甘草茶。同时建议大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茶水进行饮用。
如何去湿气
首先分析一下人体为什么会有湿气。湿气来源一是外界的湿气,由于长期居住生活在潮湿环境,湿气会侵入到人体。或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情况下淋暴雨,湿气会侵入人体。还有一种和长期大量饮酒、吃麻辣食物,辛香、麻辣损伤脾胃,会出现体内湿气的情况。还有一些苦寒药物,损伤脾胃、阳气,湿邪就会在体内产生。根据湿气的来源,采取逆向的操作就可以去掉湿气。如果是居住的环境、生活的环境湿气比较重,要换环境。要戒酒,同时用一些益气、健脾、芳香化湿的药物,像藿香、佩兰等等或者滑石这类药物,都有去湿气的作用。
语音时长 02:18

2021-09-29

66641次收听

01:53
湿热与寒湿的鉴别
湿热往往是舌苔黄腻,寒湿是舌苔白腻。湿热伴有一些热的症状,比如说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寒湿伴有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不止,倦怠乏力等等。湿热应该以清热利湿为主,比如说湿热可以导致一些黄疸病人出现了目黄、身黄、小便黄,这是湿热黄疸的常见症状,中医常用的方剂就是茵陈蒿汤加减。寒湿也可以导致发黄,但是它是面色是晦暗,没有光泽,这个属于阴黄的范畴,中医就用茵陈术附汤加减进行辨证的治疗,就不能用清利湿热而用温化寒湿的方法。
01:46
湿热可以喝红豆薏米水吗
湿热可以喝红豆薏米水。赤小豆它有解热毒的功效,薏米是祛湿的常用药,薏米还可以健脾祛湿,抗癌防癌。湿热服用赤豆薏米水还是可以的,但是中医认为湿邪粘腻,缠绵难去,治疗这些湿邪的疾病往往需要病程比较长,这个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食疗方法,还应该进行中医的辨证治疗,清热利湿,这样还可以起到根治的作用,不能单纯的依赖赤豆薏米水,这只是一种辅助的治疗。
湿热体质怎么调理
湿热体质是南方也是蛮常见的,现在人湿热就是水液聚而生湿,湿聚而化热,尤其在炎热的天气,在南方雨季的时候,常常就会出现这种湿热,有时候会表现在脸部长一些痘痘,一些疮。湿可以随着热,在身上到处走,产生一些湿热的症状,尤其是跟胃肠道的联系比较多,有些湿热严重,它就导致痢疾、泄泻这些反应,就是湿热。我们在调治的过程中,一方面就是湿我们要化湿,一方面要清热。化湿我们的中药里面像有薏苡仁、茯苓这一类属于食疗性的,我们用了很多的,药物的如果要强化这种化湿,我们可以用绵茵陈这一类。另外有时候化湿的时候还配合一点行气,有芳香行气的藿香的一些东西,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
语音时长 01:15

2020-04-22

62302次收听

02:13
湿气重怎么调理
湿气重的湿是从水液代谢而来,中医讲人的水是一个循环,它不仅仅是血循环,水本身也有个循环。所以气机是水湿气化流动的一个关键点,所以湿气重其实它的背后就是气虚。这个湿有时候会跟寒结合,又跟热结合。如果单纯的湿气重,我们就化气,其实很简单,像艾灸就可以化气就非常好。另外适当地运动,振奋阳气,运行气血。第三个,可以适当去唱歌,唱歌实际上有一种气化运动,呼吸运动、腹式运动其实都用到了,这种阳气一流动,湿气就会化得很快,要心情愉快。还有肥甘厚腻的东西少吃,阻碍气机。建议大家适当以素食为主,配以适当的荤食,这样的结合,就是化湿,减轻身体的负担,这个就会容易把湿气重的症状去除。
02:30
湿气重会导致肥胖吗
现在人们很关心的一个事情,因为湿气重,你看湿气重会肥胖,确实也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湿气重。湿为什么呢,湿是阴邪,它是寒性的,它是湿就是困阻,困阻了气机,聚而化湿就困重,困重的人不想动,不想动阳气进一步的痹阻,痹阻之后,不能运化体内的这些物质,特别像脂肪这一类的,所以它就导致脂肪进一步的堆积,他就容易肥胖,所以湿气重确实也容易产生肥胖。而且有些人天生就是湿痰体质,所以这个湿还可以化痰,再瘀阻进一步就是产生化痰了。所以肥胖者很多,应该说大部分都是有痰湿的结聚,所以围绕这一点我们叫阳化气,阴成形。所以湿痰这属于阴的。阳化气就是我们要助阳,助阳最好的方法,适当运动。这个运动不要太过量,微微汗出。第二艾灸,小火慢灸,配合一定的运动。第三还可以配点药,如参七粉。
体内湿热重怎么治疗
体内湿热重的患者可以服用中成药、中药,对祛湿有很好的效果;比方参苓白术散中成药,临床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也是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注意或者处理:1.就要管住嘴。容易生热的,比方海鲜、啤酒或者说湿气大的东西,也要是尽量的少吃;另外,比方蔬菜、新鲜蔬菜、水果可以酌情使用。这种湿热之品,包括饮酒都是要注意的。2.湿气大要多运动。运动可以发汗,可以祛湿,这也是很好的,也是因人而异。3.也是可以采用食疗的方法,食疗方法也很好。
语音时长 01:22

2019-12-18

56127次收听

湿气重的症状有什么
湿气重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湿气重,患者出现了头重脚轻、头发闷、头发沉。第二个是湿气倾注于关节经络,导致关节发僵、关节疼痛、关节酸痛这些症状。第三个是湿入于皮肤中,容易出现疮疡瘙痒,特别是皮肤痒,通常是湿气的症状。第四个湿气重,患者出现排便不爽,通常出现大便比较粘腻,另外还有是出现小便异常,出现小便不利,有的是小便排便不爽或者出现小便的夜尿频多或者尿急、尿痛等。第五个是临床上医生最关注的舌苔,舌苔湿重容易出现舌头很黏腻,舌头很厚或者口味异常,或者比较口干,舌苔厚厚的一层非常难受,或者口腔的臭味等等,这些是湿重的一些主要表现。
语音时长 01:22

2019-06-27

61879次收听

去湿热的食物
湿热太重的情况,会引起很多身体不适的症状,譬如有可能会引起湿疹疾病,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多吃绿豆和赤小豆,也可以适当的多吃一点苋菜,当然还可以多吃丝瓜,这都是祛湿利湿的好食材。
人体湿气怎么祛除
体内的湿气对人体来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所以中医在治疗的时候,都会采用去除湿气的药物和方法来治疗。除此之外,治疗湿气重还可以采用食疗、运动等方式来治疗。
腰上湿气重有什么症状
湿寒之气都会郁结在体内伤到内脏,女性常见,比如宫寒,男性常见,比如肾部会感觉阴冷,时间短,尤其是在夜间容易冒虚汗。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和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是有一些人因为体质疾病或者是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了体内的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湿气重的症状有什么。
肚子湿气重有什么症状
中医认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早上起床注意5个细节,就可自测体内是否有湿气。比如厕时看便便,会刷牙时恶不恶心等等细节,都可自测体内是否有湿气。
睡觉脚出汗是什么原因
很多人在睡觉之后都会出现,脚心出汗的症状,一般人都不会多加注意,觉得是因为热而引起的,但是脚丫伸出被窝还是会出汗,那么这个情况,就要多加注意了。可能是身体出现了某些疾病通过脚底出汗的方式表现出来,脚心出汗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那么脚心出汗是什么原因呢?
脾胃湿气重症状有哪些
湿气应该不是中医的说法,湿和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也不会成为一种病变,一种邪气发生的原因。一般中医讲到湿是湿浊、痰湿、水湿,所以问题应该问脾胃湿重的症状有哪些。脾胃湿重不管寒湿也好,或者是湿热也好,共同所见的症状有腹胀、腹痛、便秘、便溏、腹泻、反酸、呕逆等等。有一部分的患者还同时伴有身体的疲劳、头沉、身重如裹以及口气比较大,当然如果是寒湿为主的口气,它比较偏淡,如果是湿热为主的口气的话,气味比较腥臭。
语音时长 01:20

2018-04-11

67225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