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愈吗
发布时间:2019-06-2057066次收听
语音内容:
我们说大部分病人是有机会治愈的。比如说像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刺激骨髓造血的功能,还有加上中药的调理,和环孢素这样的免疫抑制剂的治疗,百分之七八十的病人是可以得到治愈的。
那么重型再障的病人,由于他的病情重,发病比较急,病程比较短,我们采取免疫抑制的治疗或者是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治疗,像ATG、ALG它的有效率也可以达到60%~80%的这种程度。
所以说我们只要配合医生规律的坚持、规律用药,比如说先用环孢素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监测环孢素的浓度,一定要药量、服药的时间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大部分病人都会收到很好的疗效。
语音内容:
我们说大部分病人是有机会治愈的。比如说像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刺激骨髓造血的功能,还有加上中药的调理,和环孢素这样的免疫抑制剂的治疗,百分之七八十的病人是可以得到治愈的。
那么重型再障的病人,由于他的病情重,发病比较急,病程比较短,我们采取免疫抑制的治疗或者是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治疗,像ATG、ALG它的有效率也可以达到60%~80%的这种程度。
所以说我们只要配合医生规律的坚持、规律用药,比如说先用环孢素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监测环孢素的浓度,一定要药量、服药的时间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大部分病人都会收到很好的疗效。
相关推荐
平均血小板体积偏低代表什么意思
平均血小板的体积就是反映着血小板的大小,正常值范围是7到11fL大小,一般体积小于7fL的时候认为体积是偏小的;体积大于11fL的时候认为是大的血小板。小的血小板数量比较多的时候,主要是反映着骨髓的里边产生的血小板的质量会略差一点。主要是出现在像一些骨髓衰竭性的疾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等这样的骨髓衰竭的疾病会容易出现小的血小板,也反映着血小板的功能或质量会差一些。但是单纯的血小板体积偏小了,其实意义并不是那么大的。当小血小板的数量和血小板的减少和整体的血液的疾病,比如像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这样的疾病,除了血小板的问题以外,依然会有红细胞的问题和白细胞的问题。比如全血细胞减少,病人同时合并了平均血小板,体积偏小这样的情况,就反映着骨髓衰竭方面的一些表现。而单纯的只是血小板的体积略偏小,其实可以忽略不计的。如果血小板数值是正常,可以暂时观察一下单纯的血小板体积偏小的变化,其他的肿瘤在接受了放疗、化疗以后,有可能骨髓处在偏衰竭的状态时,也会表现出血小板的体积有偏小的,就是小个子的血小板这样的情况,实际上都是反映着骨髓的造血能力,特别是在血小板方面的造血能力偏差一点。
01:47
怎样治疗再障
再障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上治疗再障需要根据再障的分型,是重型再障还是普通型的再障,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综合的治疗方案。一般以环孢菌素加上雄激素为基础的治疗,80%~90%的病人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对于身体情况允许的病人,特别是一些重型的再障,也可以考虑在此基础上再联合抗人胸腺球蛋白,或者抗人淋巴球蛋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而对于年龄小于40岁,特别是能够找到同胞全合供者的病人,也可以使用异基因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治疗。除此之外,中医中药也有很多调节造血的药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提示什么病
血小板分布宽度,表示血液中血小板大小的离散度,正常15%~17%之间。血小板分布宽度降低,表明血小板的均一性高,及外周血中的血小板大小比较一致、相差不大。对于这种情况,要查看有没有血小板的数量改变,必要的时候需要做骨髓穿刺检查,了解进一步的骨髓情况。血小板分布宽度降低,可见于部分正常人,还可见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时候,由于造血干细胞受到损伤,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能力下降,会出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低的情况。在白血病患者给与化疗以后,如果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也会出现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的情况。所以,如果出现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首先要排除是否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者其他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的情况。总之,在骨髓中,血小板是由巨核细胞产生的,所以如果在外周血检查中,出现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我们一定要做骨髓穿刺检查,看看骨髓中血细胞有没有什么异常,结合外周血的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来做进一步的诊断,诊断明确以后再做相关的治疗,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02:56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什么危害
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人体的危害有很多方面,它是一种由于造血干细胞出现异常导致它不能正常生成血细胞,造成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病症。比如,血小板的减少会继发各种出血而危及生命;白细胞的减少会继发各种感染而导致发热等各种疾病的发生;红细胞减少,会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一经确诊,一定要积极治疗,防止出现因为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的数量减少而导致的贫血,感染病症或者不正常出血,还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建议大家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在治疗贫血,治疗白细胞的减少以及治疗各种类型的出血症上有很多优势。
02:46
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预防
预防措施主要有:避免接触化学物质、注意饮食营养、避免病毒感染、避免过度劳累、有家族病史的人更要在生活中多加小心。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有以下原因:1、药物性再障,有三个因素可能引发药物性再障,摄入某种药物如雌性激素,像苯妥英钠等;或是摄入药物量过大;或是用药时间过长,都会引起免疫性的异常,导致药物性再障。2、化学毒物因素,临床上由于化学毒物导致再障发生的案例在逐渐增多。3、病毒感染,比如病毒性肝炎患者携带的感染性病毒会破坏骨髓的微循环。4、免疫因素,免疫的紊乱会引起再障的发生。5、遗传因素,再障的发生是有一定的家族性的。6、妊娠因素,再障与妊娠有一定关联,可能与怀孕期间接触了化学物质或被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系。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注意什么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注意休息、注意饮食、注意卫生。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症状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再障性贫血的孩子脾不肿大,可与其他血液疾病区别。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可能与化学有毒性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平时要避免接触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物质,应注意多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受伤引起出血,可以安静的晒晒太阳,在太阳底下做活动低的游戏,比如讲故事,画画等。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消化道出血。注意卫生以防止各种感染,不能吃不干净的食物。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猪肝、瘦肉、鱼、虾类、红枣、红花生、黑木耳、樱桃、等新鲜蔬菜及水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通过药物因素、妊娠、化学物质、生物因素、电离辐射以及其他不明原因所引发的疾病,该疾病的产生会导致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和损害,需要患者引起注意,否则对身体的影响会较大。该病也分为了原发性,还有继发性两种,有大部分原发性的贫血至今没有找到原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
01:55
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区别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主要在于起病情况、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治疗方法。急性再障的起病较急、病情较重;慢性再障起病相对缓慢,病情较轻。从病程上说,一般以半年以上划分为慢性再障,半年以下划分为急性再障。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治疗上也有所区别,如慢性再障,主要是以刺激骨髓造血治疗和服用中药的办法来进行治疗,而部分病人也可以通过免疫调节方法进行治疗;重型再障主要是以调节免疫为主要治疗方法。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白血病吗
02:0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寿命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否能影响寿命要根据疾病的程度,分型和治疗的程度。首先判断自己属于急性再障还是慢性再障,一定听从医生安排治疗,不可自己随意停药。尤其慢性再障是长期治疗过程,须按照医生要求治疗,才能取得效果。
为你推荐
语音答疑
短视频
语音答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注意什么
- 2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吗?
- 4 再生障碍性贫血注意什么
- 5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多严重
- 6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怎么引起的
- 7 什么叫再生障碍性贫血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