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

发布时间:2019-07-1562991次收听

语音内容:

治疗糖尿病口服降糖西药患者,中药可以帮助改善临床症状,并且减轻这些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在糖尿病的并发症阶段,中医药可以延缓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改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病变,降低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主要跟禀赋异常,情绪失调,环境和体质因素这些都有关系的,病因是很多,辩证也很复杂。在结合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糖尿病的整体认识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体系。

把糖尿病首先分为消瘦型和肥胖型,又根据病程分为郁热虚损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系统总结了各自症候的变化症候的变化,并且提出了一个相应的治法。糖尿病不仅要控糖,治疗并发症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治疗糖尿病时要关注络脉的损伤,要早期治络、全程治络,提早预防和干预糖尿病的并发症。

在糖尿病的前期,中医药是可以降低糖尿病糖耐量异常患者,转化成糖尿病的风险。在糖尿病阶段,尤其2型糖尿病的早期中药是可以独立降糖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餐后血糖11.4算不算严重
餐后血糖11.1mmol/L,是够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对于餐后血糖,通常指的是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就是从进餐的第一口算起,到整两个小时所测得的血糖,称之为餐后血糖。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正常范围是3.9-7.8mmol/L之间,如果大于等于11.1则诊断为糖尿病。7.8-11.1mmol/L之间,称为糖耐量异常,就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所以对于大家,如果餐后血糖11.4mmol/L,已经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够诊断标准就是治疗的标准。如果检测、查体或者是自我监测的时候,出现了血糖11.4mmol/L的情况,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检查明确诊断以后,及时的给予药物的治疗,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的非常重要的标准。对于餐后血糖11.1mmol/L,是可以给予药物治疗的。如果长期不治,就会导致糖尿病的这些并发症,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等,这是冠以糖尿病命名的。还有,就是一些终点事件,就是心、脑、肾,对于糖尿病的病人容易导致常说的冠心病、脑梗塞、心肌梗塞等等大血管的终末事件的发生。它比血糖正常的人高二到四倍,长期的高血糖,会对于患者产生不利的影响。
语音时长 02:27

2021-10-15

87887次收听

03:26
脚掌中间骨头疼是怎么回事
脚掌中间的骨头疼,主要考虑有以下方面的原因:1、骨质增生:当骨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的时候,可能会引发脚掌中间骨头疼。这种情况,可以采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缓解疼痛,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若疼痛症状加重,关节活动受限,需手术进行治疗。骨质增生多与关节老化有关,平时注意合理的运动,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同时注意避免关节过度磨损,控制体重,以免加速关节老化的速度。2、跖骨头炎:多因长期的慢性劳损,导致跖骨头出现了慢性的无菌性炎症,引发脚掌中间的骨头疼,通常采用X线片检查即可以诊断。本病可以给予抗生素治疗,一般用青霉素类或其他常用的抗生素药物,通常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另外要注意平时避免剧烈的运动,避免长距离的行走,以免骨质出现慢性的疲劳性的损伤。3、骨头的病变:如果存在于骨肿瘤或结核,也可以引发脚掌中间骨头疼,此外还会伴有全身症状出现,比如低热,需进行相关血液化验以及脚掌的X线片、CT、核磁的检查进行综合的诊断。若为骨肿瘤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若为骨结核,则需要用抗结核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氟喹诺酮等,具体的治疗方法,需依据患者的病情而定。4、代谢性疾病:如果存在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情况,也可能引发这种疼痛,建议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明确病因,对因治疗。
03:06
餐后两小时血糖10.6正常吗
餐后两小时血糖10.6mmol/L是不正常的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是指进餐第一口到整两个小时所测得的血糖,正常值的范围是3.9到7.8mmol/L之间。自测血糖在十点六,一般高度怀疑有糖尿病的可能。对于10.6mmol/L的血糖,需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检查。明确诊断以后,根据血糖的情况,调整药物的剂量,或者更换药物来进行降糖治疗。如果血糖长期不达标,则容易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慢性的并发症等等都会得到明显的增加。
糖尿病真的是不死的绝症吗
糖尿病这种病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对待糖尿病这种病要小心的对待,这种病的危害是很大的,糖尿病和其它的流行病一样,对于人们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人们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容易患上糖尿病,那么,糖尿病可以存活多久呢?下面让专家来解答一下。
糖尿病老年人饮食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老年人饮食应该注意:清淡饮食、低糖粗粮、避免油腻、避免过硬不易消化食物、适量食用水果等。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使用药物控制病情,还可以适量的食用能一定程度的控制血糖的食物,比如堪称植物胰岛素的苦瓜。
预防糖尿病的饮食建议有哪些
预防糖尿病在饮食上应该控制脂肪摄入、摄入适量蛋白质、食用少油少盐低钠高纤维素食物、进食定时定量。一、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多建议用植物油,每日食用量要控制在二十五到三十克;烹调时建议低温烹调,建议蒸煮炖的烹调方式,尽量避免煎炸炒等高温烹调;烹调时热锅凉油,避免反复油炸。二、蛋白质每日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成年人可以按照每千克一点零到一点二克供给。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来源主要动物性食物和优质豆类蛋白,每天建议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以及豆类食品。蛋白质生物价值高,而且利用率高,非常易于人体吸收,建议每日优质蛋白的摄入占蛋白质总量的三分之一。三、建议菜肴少油少盐。菜肴烹调多用蒸、煮、凉拌、涮、炖、卤等方式。烹调宜用植物油。四、多食用低钠高纤维素食品。高钠饮食容易增加血容量,引发高血压、糖尿病。五、注意进食规律,一日至少进食三餐,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四到五小时。
语音时长 00:31

2020-01-09

61240次收听

血糖7.1是糖尿病吗
如果检查血糖值为7.1,但是没有糖尿病的症状,而且也没有高血糖史。只依靠血糖值并不是诊断为糖尿病。餐后2小时测血糖值大于11时,会被确诊为糖尿病。除了要进行血糖检查,还要进行糖耐量测试,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
糖尿病皮肤感染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很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皮肤感染就十分常见。之所以会出现皮肤感染,主要是由于患者皮肤的含糖量高,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而且还会导致皮肤在受到感染之后不易痊愈。此外,糖尿病还会导致皮肤的防御功能变低,导致皮肤更容易受到感染。
糖尿病引起的高血压如何治
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更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也容易得糖尿病肾病,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一定要积极处理。一般来说血压应该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尽可能的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更为理想,在降压药物的选择中,实际上任何降压药物都可以使用,只要把血压控制好就是比较好的降压药物,在选择过程中,有糖尿病推荐首选ACEI和ARB,这是一个非常常用的降压药物,它的种类也很多,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ACEI的抑制剂有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这类药物是我们首选的药物,选择这类药物是因为它可以降低尿蛋白,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不增加血糖。
语音时长 01:39

2019-11-28

53801次收听

糖尿病应该注意哪些
糖尿病应该注意控制血糖的达标,注意糖尿病并发症,关注血管病变。糖尿病目前来讲由于是一个终身性的疾病,所以除血糖升高之外,还往往存在并发症的一种危险,所以说对于糖尿病患者强调的。血糖的控制的达标,也就是说血糖空腹,如说控制在6毫摩每升到7毫摩每升,餐后量是血糖控制在10毫摩每升以下,这是认为血糖控制比较理想的一种状态。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像糖化血红蛋白一般要求是在7%以下,这是血糖控制达标的一种标准。除血糖控制达标之外,还要注意及时的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因为大部分糖尿病并发症并没有症状,每年糖尿病眼底的检查,如说糖尿病血管B超的检查,这都是预防或者说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症非常重要的手段。尤其像糖尿病肾病,也是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的,通过检查尿微量蛋白,这也是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说二期糖尿病,自发现诊断开始就应该每年进行并发症的筛查。一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现五年之后也应该进行并发症的筛查,这是糖尿病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视。另外,糖尿病可能还会存在其功能的损伤,肝肾功能需要定期检查,有没有合并其的疾病,像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冠心病、脑梗等等,大血管病变要高出正常人的两倍以上,所以说糖尿病患者除关注血糖是否达标之外,关注是不是同时合并大的血管病变,也就是常见动脉硬化等等类似的疾病。
语音时长 02:11

2019-11-27

59117次收听

01:45
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
控制总能量;避免摄入精制糖;保证蛋白质摄入充足;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及维生素和矿物质;规律进餐,定时定量;饮食搭配均衡;多用蒸、煮、拌等少油的烹调方法;不饮酒,不喝含糖饮料;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一、控制总能量,维持适宜体重;二、保持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比例,避免精制糖的摄入;三、保证蛋白质摄入充足,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四、规律进餐,定时定量,合理安排餐次,每天至少三餐;五、饮食搭配均衡,食物多样,做到粗细、荤素搭配,少量多餐,避免产生低血糖;六、烹调多采用蒸、煮、拌等少油的烹调方法,同时要限制或者不饮酒,不喝含糖饮料;七、每天的摄入食盐量不可超过6克。
糖尿病与肾病早期表现
糖尿病对于患者的危害:最大的是会出现并发症。糖尿病有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微血管病发中包括神经病变、肾脏病变和眼部病变。糖尿病肾病是很多病人所恐惧的,因为它最终可能会造成尿毒症,患者需要透析。所以,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肾病在最早的时候,临床上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因为早期可能只表现一些生理上的或病理上的改变,临床上无表现。一旦临床上出现了症状,至少到了糖尿病肾病的三期或四期。所谓糖尿病肾病的三期是指,出现了微量白蛋白尿。这可以通过一系列诊断手段发现,所以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特别是病程比较长的患者,每年都要进行微量白蛋白尿的测定。一旦确诊了微量白蛋白尿,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是可以进行干预的,包括血糖的干预、血压的干预以及一些其它改善微循环的干预。有可能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可以逆转。一旦出现了临床的蛋白尿,可能肾功能就是持续下坡的状态。所以,早期关注尿蛋白还是非常重要的。
语音时长 01:35

2019-07-24

59288次收听

01:47
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主要是由血糖增高引起。这个时候由于高血糖,病人尿里排出大量葡萄糖,并带着大量的水分。所以病人在疾病早期,就会有严重的口渴、多饮、多尿。如果患者排出的水分过多,体内的循环就开始有变化,所以患者会感觉到无力,甚至无法行走。到了病程后期,血糖过高,这时候就有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所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开始是“三多一少”的症状加重,然后有意识障碍,最后可能导致昏迷。必须到医院进行抢救。
01:21
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血糖一旦降低,脑细胞的功能会出现障碍,病人会出现饥饿、心慌、无力等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脸色苍白,甚至晕倒、昏迷现象。出现昏迷现象,是因为脑细胞长时间得不到能量的供应,陷入昏迷状态。应该立即给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使升高血糖,避免造成不良的后遗症。大脑需要充足的能量,来保持脑的功能能够正常运转,需要充足的能量,而脑细胞唯一的能量来源是葡萄糖。
维生素C会降低运动降低糖尿病的作用
对于糖尿病病人我们建议经常运动来加速体内血糖的分解,达到降低糖尿病的风险。同时我们也经常建议多吃维生素C保持身体的活力。但是这两种有益人体的作用叠加在一起却超出了我们的愿望!一项发表在5月1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汇刊(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上的研究提到,具备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会妨碍运动的抗糖尿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