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消化不良吃什么药

发布时间:2019-09-0960356次收听

语音内容:

小儿消化不良时,常常是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的表现。所以一般我们也是根据孩子出现消化道的症状,给予一定的药物对症治疗,缓解症状,改善孩子的舒适度为目的的。

如果孩子出现了恶心、呕吐的情况,我们可以口服维生素B6、吗丁啉混悬剂。

如果孩子有腹胀、腹痛的症状,可以用保济口服液、四磨汤来治疗。

如果孩子食欲下降比较明显,我们可以用些健脾开胃的药物,比如健胃消食口服液。

孩子出现大便稀烂,可以口服益生菌或者蒙脱石散。

如果腹痛比较剧烈,也可以适当用一些胃肠解痉的药物,比如屈他维林或者6542来缓解腹痛。

总之,药物尽量少用,能用一种药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不用给其他的药物,因为药物也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35
家长怎么判断孩子积食发烧
孩子积食发烧可以表现为持续低烧或反复发烧,有舌苔厚腻、口气重、手心热、食欲不振等症状。积食引起发烧与食物积滞、郁而化热有关,家长应及时调整孩子饮食,适当轻揉其腹部,并给其饮用温水,能缓解轻微不适。同时辅以健脾益胃,提高脾胃运化能力的药物,如薏芽健脾凝胶。该药物是孩子专用的健脾药物,含山药、大枣、薏苡仁等7种药食同源成分,药性温平,更适用于孩子健脾调理,妈妈更安心。
02:30
小孩积食是什么症状
小孩积食,临床典型症状是肚子胀、不舒服,出现口臭、舌苔白腻或厚黄,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甚至厌食。年龄小的孩子会表现为哭闹,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长时间积食,小孩还会出现手脚心发热,甚至发烧。小孩积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一、调整饮食。日常以清淡饮食为主,不要吃的过饱。二、每天保证一定时长的户外运动,加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三、家长可以顺时针轻揉小孩肚子,使堆积的食物加快排出。四、服用药物。小孩如果经常积食,大多数是脾虚引起,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儿童专用的健脾药,如薏芽健脾凝胶,其中含有多种药食同源成分,孩子服用安全放心。
婴儿拉屎没有奶瓣正不正常
婴儿拉屎没有奶瓣是正常的。如果大便里面有奶瓣,是孩子消化不良所导致的,有的孩子可能受了凉,也有的孩子可能吃了不消化的食物,也有的孩子吃的过多,或者这个奶凉,都会导致孩子的消化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在大便当中可以见得到奶瓣,也就是不消化的这些奶制品,这是不正常的。正常的婴儿大便里面是没有奶瓣的,尤其是母乳喂养,应该是金黄色的糊状便,一般每天4~5次。而牛奶喂养的孩子大便颜色偏淡黄色,一般是糊状或者成形,大多数牛奶喂养的孩子,每天大便一次左右,也有的孩子两天甚至三天一次,只要大便的时候没有困难,没有那种真的很努力的这种感觉,都可以视为正常的。
语音时长 01:10

2021-12-30

87073次收听

宝宝积滞吃什么食物好
积滞的宝宝一定要特别注意饮食结构,要以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例如山楂粥、胡萝卜粥、青菜粥、西红柿蛋花汤、麦芽、小米粥、南瓜粥、紫薯粥、玉米粥、红枣银耳汤、莲子薏米红豆粥等,家长不要再给孩子吃很多油腻、滋补的食物,否则会导致疾病加重。要给孩子吃得清淡一些,多吃一些能够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胡萝卜、西红柿、麦芽等,这些食物都可以帮助宝宝达到消食化积、健胃消食的功效,同时建议家长不要让宝宝一次性吃入过多的食物,避免导致宝宝出现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积食加重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8

75902次收听

宝宝大便稀有泡沫怎么回事
宝宝大便稀有泡沫,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和急性胃肠炎所造成,这两者是最常见的原因。除了以上原因外,宝宝大便稀有泡沫也可能是乳糖不耐受所引起,如果宝宝患有乳糖不耐受,就会造成母乳在肠道中不能被良好的分解为单糖,从而吸收至儿童体内,这样儿童肠道中的渗透压就会增高,从而引起高渗透性腹泻,大便就会出现泡沫状,需要及时加用乳糖酶处理。家长注意观察大便的性状、次数以及颜色等,必要时要带宝宝到医院进行粪便检查以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适当服用一些肠道益生菌来进行肠道功能的调节。家长还需注意宝宝的辅食搭配,如果发现有宝宝辅食搭配不合理的情况,应及时调整。
语音时长 01:22

2021-05-20

62986次收听

小儿积食会扁桃发炎吗
小孩子积食,如果能够积极控制是不会扁桃体发炎的,但是如果在积食的过程中比较长时间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扁桃体发炎。因为积食以后小孩子内热火大,容易在这个时候抵抗力下降,出现扁桃体发炎的现象。那么扁桃体一般也是在孩子呼吸道比较最前面的部位容易在外界抵抗力下降,接触到病毒或者是主要是细菌的时候出现扁桃体发炎,所以积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适当的早期进行控制。进行适当的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当运动,可以让积食快速缓解一段时间比较长,抵抗力下降。别容易合并扁桃体发炎,出现发烧、咽部疼痛等情况。这个时候就不是单纯的进行控制积食,而是应该适当的用一些药物进行控制炎症,同时进行降低体温等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12

71761次收听

02:31
小儿消化不良会胖吗
消化不良一般不会长胖。消化不良是使物质无法吸收,所以不会长胖。中医认为脾虚可能会长胖,因为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是滋养全身供生长发育需要,脾虚时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到全身就会变成痰湿蕴阻。气血水液运行失畅导致发胖,所以脾虚的孩子发胖和消化不良无关。消化不良的孩子往往是进食比较差、大便稀,表现的是消瘦没有精神。而脾虚是虽然吃的不多,但体重还会长,而且不想运动。有中医的理论“脾虚生痰湿,而肥人多痰”,说明脾虚能让人发胖。
02:39
小孩消化不良按摩哪里
小儿消化不良多见于绞肠,就是脐周部位。一般情况下可以热敷脐周部位,或是轻轻的按摩脐周部位,小孩的腹胀、腹痛或者哭闹的情况会有所缓解。有些孩子胃肠道有一部分的消化不良,孩子多数体现在空腹的时候,或者是进食后的哭闹,这种情况有可能胃区出现不适,可以尝试按压剑突下偏左这个位置,是胃所在的位置,可以轻轻的顺时针的按摩这里,或是热敷胃区,可以使患儿的消化不良稍微缓解。一般按摩要在饭后40分钟以上再按摩腹部,否则可能对患儿的消化不良,不能够起到改善的作用,反而抑制了它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
宝宝消化不良积食症状
宝宝如果存在消化不良的现象,总是会有着更多的症状,首先家长会发现宝宝的嘴巴总是会有着酸楚的一种味道,而且肚子也总是鼓鼓的,同时也会发现脸色处于泛黄的一种状态,此时也就说明消化不良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也需要尽快的引起重视。
宝宝吐奶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吐奶的原因。直接原因它包括这个羊水的吸入,由于羊水的大量吸入,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儿常在生后不久出现呕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少许带血性的液体,但一般情况良好。对于羊水吸入导致的频繁呕吐,可以用1%的苏打水洗胃。第二是那个幽门痉挛,新生儿期由于幽门的功能失调,常在喂奶后出现喷射性呕吐,临床上常吐出大量乳液和乳凝块,时好时坏。对于婴儿幽门痉挛可以用1:1000的阿托品,在吃奶前5到10分钟从口内滴入,逐渐增加,直至小孩出现脸红,一般可以获得明显的疗效。新生儿便秘,新生儿一般在十个小时内就可以出现排出胎便,胎粪。如果生后数日内排便极少或胎粪排出明显时间延长,临床上可以出现腹胀,吐奶。对于新生儿便秘,可以用生理性生理盐水灌肠,一旦大便通畅,腹胀和呕吐随之消失。再一个就是感染性因素,比如说是新生儿呕吐的最常见的原因,除了消化道感染,如其他的感染,如中耳炎、肺炎等感染也是引起这个呕吐的常见原因。它的间接原因,就是消化不良的吐奶,吐出的奶一般有股酸腐的味道,还会夹杂着未消化的奶块。脑部疾病引起的呕吐,如果颅内压升高会引起喷射性呕吐。还有体位,如果体位的剧烈变动也可以引起呕吐。
语音时长 02:05

2019-11-13

58899次收听

01:39
宝宝不喜欢吃饭怎么办
宝宝不喜欢吃饭可能是阶段性厌食,此时需要改善饮食机构和喂养习惯等,如果是因为孩子生病导致不愿意吃饭,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之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宝宝不喜欢吃饭时,要关注孩子的整体发育情况。如果孩子整体的发育很好,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厌食。这时,可以改善他的饮食结构、喂养习惯。因为宝宝胃排空有时限,零食吃的比较多,或者喂食太频繁时,会导致胃排空减弱,孩子就没有明显的食欲。这时候需要家长注意,调整宝宝的喂养习惯和喂食结构。孩子生病后也会出现不想吃东西的状态。比如消化道的疾病、肝胆疾病,都会引起宝宝厌食、恶心、不爱吃东西,这就需要家长带宝宝到医院进行鉴别诊断。
宝宝消化不良吃什么药
对于宝宝消化不良引发的原因不一样,用药也是有区别的,平时生活中,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很多,比如小儿健胃消食口服液、四磨汤、布拉氏酵母杆菌、双歧杆菌、鼠李糖杆菌、乳糖酶、多酶片、肚脐贴等,但需要对症用药。而且在正确用药的同时,还要保证饮食方面清淡易消化。
宝宝转氨酶高怎么办
宝宝转氨酶偏高应引起注意,它往往提示肝脏受到损害。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应及时带孩子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之后再对症治疗。在生活中还要注意宝宝饮食方面的调理,并避免给宝宝服用可损伤肝脏的药物。
婴儿消化不良怎么办
婴儿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在补充辅食的时候,如果急于求成,很可能因为饮食不当,造成消化不良的情况,如果是这样就要注意,平时给婴儿合理饮食,不要让它一次吃太多,要循序渐进。如果是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就要合理用药,不要耽误治疗。
早产儿肚子胀气怎么办
早产儿肚子胀气时可以采用热毛巾局部热敷的方法帮助缓解,但是要注意水温不能过热,同时可以适当喂饮一些葡萄糖水,这样可以刺激肠胃蠕动,促进气体的排出。另外,妈妈最好是坚持用母乳喂养,以改善宝宝肠胃功能,但必要情况下则需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