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脂肪肝的治疗方式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9-1258686次收听

语音内容:

需要根据脂肪肝具体原因进行对因治疗,如果由于饮酒导致酒精性脂肪肝,及时戒酒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特别肥胖、糖尿病人群,还有其他原因导致脂肪肝,要根据病因来进行相应的治疗。合理改善饮食结构,同时增强锻炼、控制体重,也是脂肪肝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比较严重、已经合并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建议采用控制肝脏炎症、保护肝细胞膜及促进肝脏代谢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只依靠药物治疗脂肪肝是不正确的,治疗脂肪肝要遵循长期持续的治疗过程,特别是要针对病因治疗。

脂肪肝在人群当中发病率是比较高,据统计我国至少有15%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根据脂肪在肝脏里的含量,可以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肪肝。

脂肪在肝脏里的堆积,一方面与摄入的脂肪有一定的关系:过多的摄入热量在身体内部同样可以转化成脂肪堆积在肝脏内,因此控制饮食当中过多能量,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和一些高热量的食物等,对于脂肪肝的防控具有相当重要意义。体育锻炼控制体重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将体重控制在合理、符合自己身体需要的水平,减重过快或者单靠减少饮食,并不能实现真正的脂肪肝的防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21
经常吃药导致胁肋不舒吃什么护肝
经常熬夜的朋友,中医常说,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经和胆经活跃工作的时候,此时好好睡觉,肝脏才能完成排毒和自我修复。总熬夜就会打乱肝脏的“工作节奏”,容易积攒湿热,还会肝血亏虚。会出现右上腹部胀痛、整个人没精神、嘴巴发苦、小便颜色发黄等症状,甚至会引起肝细胞损伤。经常熬夜觉得肝脏不舒服的,合理选用中成药调理很重要。适合熬夜人群的护肝药,复方鸡骨草胶囊是临床上经常选择的中成药。其组方由毛鸡骨草、栀子、枸杞子、白芍、茵陈、五味子、三七、人工牛黄、珍珠层粉9味纯中药组成,遵循“清利肝胆湿热”的中医理论,既能清除熬夜导致的湿热瘀滞,又能修复肝损伤、增强肝脏代谢功能。不管你是总熬夜,还是因为乱吃药伤了肝,或者是得了肝炎,它都能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像右上腹部疼痛、口苦尿黄、肚子胀这些熬夜后常见的不舒服,吃它也能慢慢调理好。更安心的是,复方鸡骨草胶囊里很多药材成分都是药食同源的,没有添加化学成分,这一特性使得它在长期服用时安全性较高,经过实践验证,尚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适合需要长期护肝调理的人群。不过服用时要忌口,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孕妇和脾胃比较虚弱的人,要先咨询医生,遵医嘱用药。除了使用复方鸡骨草胶囊外,如果是因为经常喝酒应酬导致的熬夜,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C片,可有效减少氧化应激损伤,如果因为长期有高糖、高脂饮食、久坐、代谢异常等情况导致了脂肪肝,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脂脉康胶囊,有助于降低血管里面的血脂水平。当然,除药物调理外,日常生活也需要注意,能不熬夜尽量别熬,饮食上尽量清淡,每天适度运动,散步、练瑜伽,这样搭配护肝效果才更好。想要长期调理,最好在中医师辨证后,根据体质开方调理更靠谱。
脂肪肝受不受遗传影响
脂肪肝应该说跟遗传的关系没有太明确的一个关系,但是,应该说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来说,往往有家族聚集的一个情况,就是家里边可能吃的比较好,油吃的油比较多,所以家族表现一个都是肥胖的病人比较多,所以这样合并肥胖性脂肪肝的病人比较多。但是有一些少见的一些情况有遗传的易感性,比如说肥胖,他有一定的遗传的易感性,因为一型的糖尿病,另外就是先天的有一些酶的缺乏引起一个血脂代谢的异常表现为这种高脂血症可能有一些遗传的易感性,这些病人也是要关注,他是发生非精神脂肪肝的这些人群的一个高危人群。
语音时长 01:03

2021-12-30

63385次收听

02:17
脂肪肝多长时间复查一次
脂肪肝的病因主要分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特殊的人群易发脂肪肝的比例会增高。脂肪肝的高危人群来一是肥胖、合并代谢综合征人群。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时发生脂肪肝的比例明显增加。第二是长期大量饮酒的,若每天酒精乙醇含量大于40克,5~10年的90%~95%会发生酒精性的。另外是服特殊药物的人如激素,发生肝内脂肪的沉积也会增加等。有特殊遗传、脂肪代谢异常病人都是高危人群,应做相应的检查早发现早整治。
轻微脂肪肝要治疗吗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的一种病变。常见的原因有肥胖、饮酒等等。轻微脂肪肝一般无特殊性不适感觉,有的仅有疲乏感,而被忽略。大部分在体检时才会偶然的被发现轻度脂肪肝,基本上是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者可以通过合理的膳食、戒酒、适当运动等一些生活方式调整。轻度脂肪肝就可以达到治愈的可能。俗话说要管好嘴,迈开腿。管好嘴,即戒烟、戒酒,少吃一些高脂肪类的食物,像肥肉类,控制食物的总量,减少热量的摄入。迈开腿,即多运动,增加热量的消耗,适当的减肥。
语音时长 01:07

2021-04-15

69964次收听

脂肪肝怎样预防
脂肪肝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预防,第一方面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生活中要做到营养均衡,避免过度的摄入高脂肪类的食物,还要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增加蔬菜的摄入,避免吸烟饮酒。第二要保持合理的体重,超重就会使体内的脂肪组织过多,会增加患者发生脂肪肝的风险。平时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避免发生超重或过度肥胖。第三要加强功能的保护,避免进食对肝脏有损害的食物或者是药物。发生肝脏受损的患者要积极的进行治疗,预防脂肪肝的发生。有脂肪肝家族史的患者要定期的进行彩超的检查。
语音时长 01:19

2020-12-22

79301次收听

重度脂肪肝要吃什么药
重度脂肪肝的患者可以吃维生素C和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B能够促进脂肪肝的恢复,避免出现严重的肝功能受损。重度脂肪肝还可以导致患者凝血因子减少,可以给患者口服维生素K和叶酸等药物。重度脂肪肝的患者可以出现严重的肝功能受损,可以给患者口服甘草酸苷、多烯磷脂酰胆碱,也可以同时口服双环醇。对于有肝纤维化的患者,要给予抑制纤维化进展的药物,常见的药物有干扰素,还可以口服秋水仙碱,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说丹参当归等也可以抑制肝脏的纤维化。出血风险较大的患者还可以给予糖皮质激素。
语音时长 01:21

2020-12-22

108152次收听

做什么运动能降低脂肪肝
跑步、游泳、打羽毛球等运动都可以降低脂肪肝。脂肪肝是因为肝脏内脂肪组织过多引起的,脂肪肝的发生和营养过剩有直接的关系。通过运动能够消耗掉体内多余的能量,避免体内的脂肪组织形成过多,间接的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具体的运动方式,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来选择,只要运动对脂肪肝的预防就能起到作用。如果是中青年患者,运动量可以适当的加强。同时要注意控制好饮食,避免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老年患者要适当的运动,避免过度的劳累。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渐的增加运动的量,避免运动过度对身体造成损伤。
语音时长 01:18

2020-12-22

112467次收听

如何药物治疗脂肪肝
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而来的就是生活压力的增大,种种原因都导致脂肪肝在我国发病率不断高涨。很多人对脂肪肝不重视,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脂肪肝是可以诱发肝硬化的。脂肪肝尚无特效药物。针对饮食及运动治疗无效的脂肪肝患者,可以进行药物辅助治疗。那么具体应该如何治
脂肪肝和肝囊肿可以吃梨吗
患有脂肪肝和肝囊肿时可以吃梨,不会加重病情。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可以帮助消化、润肠通便、降低血脂、减少体内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对病情缓解还有一定的帮助。
中轻度脂肪肝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毫无疑问的是,中轻度脂肪肝是治疗的最佳时期,并且,治疗脂肪肝的方式众多,这其中,饮食治疗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治疗方式,当然,也并非是绝对的,但饮食是预防和控制脂肪肝病情进展的关键手段,所以说中轻度脂肪肝应该注意些什么?
脂肪肝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脂肪肝的诱发因素包括长期大量饮酒、营养过剩、营养不良、身体肥胖、滥用药物。
02:46
脂肪肝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脂肪肝的病人应该减少这种油脂类的食物的摄入,包括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富含这些食物。日常生活中主要是一些肥肉或者油炸食品,应该减少它的摄入,在饮食的总量上也应该去控制,同时我们在减少脂肪类的食物以及减少它总的热量摄入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包括膳食纤维的一些食物。包括多吃一些水果蔬菜,都能够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膳食结构,在改善饮食的同时患者也应该努力的增加运动。因为脂肪肝的发生跟患者的体重,还有日常的生活,还有包括运动都是有关系的。
02:40
脂肪肝会引起肝区疼痛吗
脂肪肝可以引起肝区疼痛,因为脂肪肝患者的肝脏体积会增大,而增大的肝脏体积对肝脏的被膜,会有一个成长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肝区的胀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脂肪肝都会引起症状,在临床当中引起症状的脂肪肝,所占的比例相对小一些,主要是脂肪肝的症状比较严重,已经进展到脂肪性肝炎的时候,一般病人都可能会有肝区的疼痛,或者不适的症状。
02:46
脂肪肝会传染吗
脂肪肝不会传染。通常理解的肝病主要是指一些病毒性的肝炎,比如甲肝、戊肝,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染,而乙肝、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染,日常的生活接触传染的概率非常低。脂肪肝是脂肪类组织、脂肪类物质在肝细胞中过多的堆积导致的疾病,主要和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联系,不会在人群中进行传染。对于一个生活方式非常健康、体重正常、热爱运动、饮食结构比较健康的患者,无论他和什么样的脂肪肝患者接触,都不会传染脂肪肝。
脂肪肝注意事项
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首先是必须控制好热量的摄入;其次是必须戒烟戒酒;再者是坚持低盐、低糖以及低脂的饮食习惯;然后是注意保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接着是多吃一些纤维素含量丰富的水果以及蔬菜;最后是少吃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