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掉头发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19-10-2364521次收听

语音内容:

掉头发是体内微量元素失衡。儿童出现脱发现象一般都有儿童本身的特点,另外,神经精神因素也是儿童掉头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受到惊吓。

成年人的掉头发最常见有以下几种原因:激素分泌水平异常引起脱发。当人体内雄激素分泌过高的时候,会引起雄激素性脱发,这种脱发不容易根治,只能通过药物进行控制,而且这是一种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脱发,这种遗传的特征需要在雄激素的作用下才能够表现出来。压力性脱发,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比较快,每个人的精神压力,心理压力,工作压力都非常大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脱发增多,植物神经或者中枢神经功能会发生紊乱,从而会导致毛囊毛乳头结构发生改变,或者是营养不良。从而使毛发的生长受到抑制,毛发生长进入休止期就会出现脱发。营养不良性脱发,哺乳期妇女多见,毛发本身是身体的一种外在表现,机体营养不良,比如:贫血或者低蛋白血症,都会引起头发的脱落。严重的营养不良,会引起弥漫性的脱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45
掉头发用什么能生发
根据掉头发的原因不同,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针对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通过食疗、对症服用药物等方式进行生发。若是身体相关疾病导致营养障碍,或者过度减肥、挑食等导致营养不均衡引起的脱发,患者需要加强营养,均衡饮食,通过食疗的方法可有效缓解脱发症状。可以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如蛋类、禽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中医认为,气血亏虚,本应该由气血运送的营养物质,由于头发吸收不够,就会导致脱发,可遵医嘱并结合中药调养服用养血生发胶囊。由于各人情况不同,产后哺乳期女性在服用该药前,最好咨询医生意见。
02:06
头发变得又细又软还脱发怎么办
头发变得又细又软还脱发,可能是脂溢性脱发的表现。中医认为,肾藏精,其华在发。因此从头发反映了肾中精气的盛衰。肾气不足的人头发易脱落、干枯、细软。患者可遵医嘱并结合中药调养服用养血生发胶囊,可由内而外的防治脱发,对于肝气淤滞、血虚气滞引起的脂溢性脱发有较好的效果,从而改善头发变得又细又软还脱发的症状。同时,还可联合使用米诺地尔,进一步的促进生发,增强疗效。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补充营养,多吃黑芝麻、核桃等食物,促进毛发生长,也要保持充足睡眠,做到身心愉快。
02:28
中老年人脱发怎么办
一般女性到35岁左右头发开始脱落,到40多岁头发开始焦白脱落。男性到40岁左右开始头发脱落,到50岁左右头发出现斑白、焦枯等情况。如果人过了中年,本身就属于一种肝肾亏虚的状态,这个时候就开始有脱发是人体阴精的耗损不足,所以很难在短期内见效,通过治疗能够缓解一部分症状,能够减慢头发脱落的趋势,使脱发有部分恢复,但很难恢复到跟年轻人一样的头发。所以中老年人的脱发不要抱期望值过高。如果是用激素等药物引起的脱发,恢复的会比较快。尽量少吃辛辣的食物,生活规律,能延缓头发的脱落。
头癣永久性脱发怎么治
头癣如果出现了永久性的脱发,只能通过毛发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头癣发生后,主要是该部位出现了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损伤到毛囊,形成脓血,所以造成局部的毛囊甚至是毛囊周围的软组织都形成了破坏,导致脱发大多是永久性的脱发。对于这种脱发治疗,只能通过毛发移植的办法进行治疗,因为什么药物都不能够刺激局部的毛囊再次生长。在已经出现头皮真菌感染时,就需及时的进行抗真菌治疗,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控制局部毛发的脱落。可以在早期时,就及时的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等,可以口服灰黄霉素或酮康唑进行抗真菌治疗。只要真菌进行治疗后,炎症也会逐渐消退,脱发也就会自动的停止。但在口服药物前,要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特别是肝功能。药物对于肝功能具有损伤,肝功能是不正常的,就尽量不要口服,是以外用药物为主,可以使用复方酮康唑乳膏或复方酮康唑香波进行洗头。
语音时长 02:03

2020-02-14

58865次收听

肾虚脱发怎么办
肾虚脱发可通过中医采用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的办法进行治疗,可口服中成药和汤药,也可配合使用外用药物,患者同时要注意正常作息不要熬夜,因为这都会导致脱发的发生和发展。中成药可以口服七宝美髯丹、。汤药可口服何首乌、菟丝子、牛膝、茯苓、补骨酯、当归、川芎、枸杞子等。养血生发类的药物可加用桑葚、百合,或桃仁、红花,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头发的生长。如果患者同时伴有失眠或睡眠不足,可以适当的再加合欢花、合欢皮、酸枣仁、灵磁石等配合治疗。外用药物如对于斑秃或脂溢性脱发,可以适当的使用米诺地尔酊外喷或外涂治疗。
语音时长 02:06

2020-02-14

51566次收听

压力大掉头发怎么办
压力大掉头发,要缓解情绪和思想压力,结合药物治疗等。压力大可能由于精神的压力导致,可能会导致头发的大量脱落。对于这种脱发,需缓解情绪,缓解思想压力,这是主要的,也是从源头上解决脱发形成机制。再适当的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可以适当口服生发类的药品,或口服或首乌生发片,可以口服七宝美髯丹等,都具有养血生发的作用。从中医辨证角度来看,如果患者属于气血亏虚型的脱发,可以口服八正散或补血养血汤进行治疗,可以口服黄芪口服液等进行补气养血治疗。如果肝肾不足而导致脱发,也是由于压力过大导致,可以口服六味地黄丸进行加减治疗。同时患者也要尽量避免熬夜,要充分休息。在饮食上,辛辣刺激类食物尽量少吃。
语音时长 02:06

2020-02-14

58587次收听

01:58
严重脱发怎么办
严重的脱发是指普秃或是全秃,全秃是指整个的头发都没有,普秃是指眉毛,眼,睫毛,胡须,阴毛,腋毛都一并而脱落了,甚至有的时候会有毫毛脱落,就是我们所看的皮肤的毫毛,所以严重脱发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全身的系统检查。需要做机体的免疫性水平的检查,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必要的时候还要查头部的CT或者是核磁确定是否有一些内在肿瘤的存在,严重的脱发往往治疗是复杂的秃了以后不会是在半年或一年就会长出来,他要经过一个反复的过程,多次的治疗,所以严重的脱发还是非常少见了,但治疗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
怎样预防脱发
患者平时应该正确洗头、保护头发、经常梳头、更换梳发的方向、放松心情,还应该多吃蛋白质高的食物。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脱发,而且还可以更好的保护头发,尤其需要注意,不要经常染发烫发,因为这样会很容易出现脱发的症状。
头发掉得厉害怎么办
头发掉得厉害时,可以局部使用米诺地尔酊,进行治疗,同时可服用健肾生发丸,以及复方首乌片等中成药,或者用水煎服何首乌、侧柏叶、苦参组成的中药方剂。除此之外,还要避免烫染头发,加强饮食调理,保持心情放松。
女性脱发什么原因
女性脱发和秃顶与男性秃发有相似的病因,它主要是跟遗传因素、精神因素、性激素的水平包括内分泌、感染、精神压力也都有关系。但女性脱发特别在产后更容易出现,还有一个年龄段是在更年期前后的时候更容易出现。主要的因素是因为某个阶段内分泌的问题,内分泌激素出现波动。特别是产后的脱发,主要跟怀孕期间孕激素水平比较高,毛囊的生长期被拉长,这种脱发会减少。但是产后的第四个月开始,孕激素水平会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时候很多的女性会出现以前没有脱落的毛发集中脱落,也容易形成秃顶。还有一个情况是更年期前后,由于卵巢的功能的下降,但是雄激素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时候雄性激素相对偏多,也会出现头顶出油、脱发、头顶的毛发减少、变稀的情况,这是两个女性秃顶的常见的原因和常见的时期。
语音时长 01:07

2019-05-16

58101次收听

怎么预防脱发
脱发是人类的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中国人大概有10万根头发,毛发平均有三年的生长期,三周的退行期,三个月的休止期。这样算下来,平均每天脱发在一百根左右是正常的,如果平均每天脱发不超过100根或者是洗头的时候脱发不超过70根,算基本正常。如果脱发的数量明显增加同时感觉到头顶的毛发明显的变薄,同时发际线后移和头顶毛发减少,就应该到医院去找专业的医生,使用专用的工具叫毛发镜,判断脱发区和正常部位的毛发的直径和密度。评价脱发是否是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的,这样为治疗脱发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语音时长 01:08

2019-05-16

59281次收听

02:30
肾虚脱发多久能恢复
很多脱发的时间经历了5-10年的过程以后往往都伴有肾虚的表现,肾虚要辨阴阳,肾阴虚的时候要用滋阴补肾的方法,即用左归丸;如果是肾阳虚可以用加减进行治疗。每个人的恢复时间不同,有个体差异。第一类为湿热型脱发,表现为头皮油脂多、舌红苔黄、痤疮,主要是年轻人比较多。第二类为肝郁血瘀型脱发,表现为心烦、焦虑、大便稀溏或者是舌质紫暗。第三类为营养不良型脱发,表现为挑食、偏食、面色苍白、头发枯黄。第四类为血虚风燥型,会出现明显贫血。
脱发斑秃是什么原因
斑秃是一种形成复杂的脱发,到目前为止,斑秃研究人员尚未发现斑秃的准确和特异性原因。主流观点认为斑秃可能与三个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最多,是脱发患者脱发的主要原因。还有是自身免疫系统的缺陷。第三是精神压力,由于工作或生活,现代人的精神压力普遍增加。随着精神压力的增加,导致斑秃的形成。
掉头发是什么原因
人人都会掉发,只是有些人头发掉的特别厉害,想要改善的话首先就得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引起掉头发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说遗传因素,精神压力过大,不良的饮食习惯,头部血液循环不良等,另外,经常染发,烫发,做造型等,对头发伤害特别大,也可能会引起脱发。
侧柏叶对脱发的功效有哪些
年轻人由于来自生活的压力经常加班或者抽烟喝酒,因此老有脱发现象的产生,侧柏叶对于治疗脱发有一定的功效。不过只对于由于肾虚或者血热等原因引起的脱发而言,如果是因为毛囊对我们体内的雄性激素过敏导致的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有这种现象,应该对症下药,不能盲目用这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