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脱髓鞘疾病的症状有什么

发布时间:2019-12-0454909次收听

语音内容:

我们在临床上一般把它分成两大类,第一类叫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第二类我们叫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这两类疾病都有很多的原因,所以原因不一样、部位不一样,症状就产生起来就五花八门的。

比如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一般我们比较多见的像格林巴利、糖尿病引起的脱髓鞘,酒精引起脱髓鞘这方面症状,主要临床上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像我们的肌肉的萎缩、没劲和感觉异常,这是很重要的特点。当然在临床上还有像酒精引起的脱髓鞘,除了这周围神经以外,它也会引起我们后硕和小脑病变,所以它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平衡障碍,走路走不稳,像喝醉酒的感觉,东倒西歪地感觉,当然有时候走路的时候深一脚浅一脚,脚下面像踩棉花一样的感觉,这都是这种周围脱髓鞘的一个很重要特点。

除了这以外,如果是个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在临床上比较多的像白质病变引起的脱髓鞘,这种情况下在临床上由于时间长了以后,可能会引起记忆力减退,比如引起步态障碍,就是走路的时候走不好,小碎步走不好,我们叫血管性帕金森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再其次病人会出现喝水吃饭的这种轻咳,有的人甚至会出现这种尿频、尿急,有人甚至会说话的时候觉得怎么有时老想哭有时老想笑,说着说着就哭了,说着说着就笑了,我们医学里面叫前哭晴笑,这也是很重要的特点,所以说遇到这些方面它症状可能变化就比较大。再一个像多发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引起的这种脱髓鞘,这类疾病的症状就更加重一些,比如说我们叫运动损坏,比如说肌征力偏高,肌肉没有力量,甚至病理征是阳性的,甚至出现腱反射的活跃,都可能会出现一系列损害,包括这种截瘫以后引起的这种双下肢截瘫,出现尿便的失禁和尿储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缺血脱髓鞘脑改变的后果
脑缺血引起的脱髓鞘改变,患者可出现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以及神经控制能力障碍的表现。大部分患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是由于累及神经,引起了对于排便排尿神经障碍;也可出现行走缓慢不稳的后果。部分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以近时记忆为主,类似于老年痴呆的表现。轻度的患者可表现为头晕、头痛以及麻木的感觉,严重的患者出现认知的障碍。因此对于缺血引起的脱髓鞘改变主要是进行营养神经的治疗,改善循环,可选择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联合他汀降脂治疗等,能够有效改善症状。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87117次收听

脱髓鞘疾病的原因
脱髓鞘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遗传导致先天髓鞘形成障碍、缺血、缺氧。营养缺乏、缺氧、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中毒等,都会导致脱髓鞘疾病的出现,脱髓鞘病人可以进行行走训练,还可以进行针灸按摩,对患者的好转是有帮助的。
脱髓鞘疾病的危害
质脱髓鞘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容易出现在中老年患者身上,虽然脑白质脱髓鞘的发病率非常高,但是它的危害性不是特别大,只要病人注意治疗,一般都不会减少病人的寿命,质脱髓鞘经常会造成病人头痛,还可能使病人的记忆力出现下降。
中枢神经脱髓鞘严重吗
中枢神经脱髓鞘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发病后会出现情感障碍、偏瘫、认知功能障碍。影响视神经,可能失明或者偏盲。如果影响脊髓,会出现截瘫,或者引起二便功能障碍。所以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可以采用丙种球蛋白注射治疗,在极端的情况下,还可以用血浆置换进行治疗。
03:12
脱髓鞘可以治愈吗
脱髓鞘疾病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和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两类,病因略有差异。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临床上比较多见的是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格林巴列综合症引起的免疫介导的脱髓鞘,如果积极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的常见原因有:脑小血管病引起的白质病变;神经免疫介导的脱髓鞘,比如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与营养和遗传相关引起的脱髓鞘,发育形成障碍;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比如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两种疾病,早期急性期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治疗,但是过段时间会反复;白质病变的脱髓鞘,临床治疗要针对原发病治疗,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进行控制和干预,部分患者可能减轻缓解,但是治愈非常困难。
02:52
脱髓鞘疾病怎样预防
控制好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避免感冒、疲劳和精神压力过大。脱髓鞘疾病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和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比较多:第一类是脑小血管病引起的白质病变和白质疏松,预防主要是控制好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控制好后就能得到缓解,甚至好转和恢复;第二类是免疫介导脱髓鞘反应,代表性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急性期发作时可以使用一些激素、免疫制剂进行处理和干预,或使用维生素B1和甲钴胺预防再复发;同时尽量避免感冒、疲劳和精神压力过大。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临床上需要预防的主要是格林巴利综合症,避免感冒和发烧即可;酒精、糖尿病引起的脱髓鞘,戒酒,及时管理和控制血糖,都能抑制脱髓鞘不再进展,甚至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03:08
脱髓鞘疾病严重吗
脱髓鞘疾病临床上分为几类:第一类、与高血压相关的小血管病即白质疏松,控制好血压之后,髓鞘疾病不再继续发展,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好,会引起记忆减退、步态障碍、行走困难,甚至饮水轻咳等。第二类、与糖尿病或酒精相关的脱髓鞘,可以戒掉酒精,控制糖尿病,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第三类、免疫介导的脱髓鞘,比如格林巴列,早期积极干预和处理,大部分患者能得到控制和治愈,但少数患者进展很快,有的甚至会死亡。此外,还有一些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比如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很难控制住,久之容易留下严重的残疾,智能减退、卧床不起,甚至截瘫、失明等。建议急性期积极干预和处理,稳定期药物进行管理,避免再复发和减少复发的严重程度,尽可能延缓脱髓鞘疾病的进展。
02:56
脱髓鞘疾病如何治疗
治疗方案分为针对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脱髓鞘疾病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和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两类。对症处理常用的药物是维生素B12、维生素B1、甲钴胺和腺苷钴胺等。病因处理首先要做疾病筛查,明确具体病因,如果是脑小血管病引起的白质疏松,控制好血压,配合药物治疗效果很好;如果是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也就是免疫介导的脱髓鞘,急性期需要积极的激素、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处理,稳定期以后还需要长期使用一些小剂量的激素或免疫制;如果是周围神经系统比如格林巴利综合征等,治疗方案类同多发性硬化的脱髓鞘;如果是酒精和糖尿病相关的脱髓鞘,及时把酒精戒了,控制好血糖,能得到缓解。
02:48
脱髓鞘疾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脱髓鞘疾病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低盐饮食、戒酒、限酒、要多补充含钙的东西,比如钙片药、肉类或骨头汤等。脑血管病引起的白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白质疏松,一般需要控制好血压、血糖,所以要注意低盐饮食。酒精中毒和酒精相关的脱髓鞘,损害范围包括周围神经、后所、小脑纤维等,饮食要注意戒酒、限酒;免疫介导的脱髓鞘,比如格林巴利性、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引起的,治疗时使用激素,可能带来电解质紊乱和高钠血症,所以需要补充含钾的水果,并使用低钠盐进行干预和处理。此外,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要多补充一些含钙的东西,比如钙片药、肉类或骨头汤等。
脱髓鞘疾病怎么预防
脱髓鞘疾病预防起来在临床上最主要的是危险因素给控制好,如说高血压,糖尿病、要避免感冒和发烧。脱髓鞘疾病原因是非常多的一大类疾病,在临床上一般把分成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和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两大类,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里面比较多的,第一大类叫脑小血管病引起白质病变和白质疏松,控制好以后,这里脑小血管病引起白质疏松就能得到延缓,甚至不再进展,甚至能得到好转和恢复。第二大类叫免疫介导脱髓鞘反应,比如说代表性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这类疾病如果急性期发作时,可以用激素、免疫制剂来进行处理和干预,预防时需要用维生素B1和钾钴安,有时甚至长期用激素和免疫制剂预防再复发。在临床上还有别的方面要注意,比如说尽量避免感冒,如果感冒以后这种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就容易再复发,尽量不要太过于疲劳和精神压力过大,这种情况也容易出现这种反复的发生,这是需要注意的。还有一大类,就是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在临床上需要预防的主要是格林巴利综合症CADP就慢性格林巴利其实也有特点,在临床上还有像酒精引起、糖尿病引起脱髓鞘,在临床就得把酒精戒了,把血糖得到很好的管理和控制,比如在临床上有这种糖尿病比较高的,可以用胰岛素、降糖药物,把血糖管理好以后,他的脱髓鞘就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控制不再进展,甚至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59

2019-12-04

57291次收听

脱髓鞘疾病的饮食禁忌有什么
脱髓鞘疾病患者应该低盐饮食、控制血糖、戒酒。一、脑血管病引起的白质疏松,高血压性的白质疏松,这种情况下脱髓鞘在临床上一般需要把血压控制好,所以饮食方面就要需要注意低盐饮食;如果是糖尿病引起的白质病变,就需要注意把血糖控制好。二、酒精中毒和酒精相关的脱髓鞘,这类疾病损害的比较范围比较广,包括周围神经、小脑的纤维都可能会损害,如果产生损害就会比较麻烦,所以这类情况下饮食方面注意就是戒酒,戒酒以后症状就会慢慢得到一些缓解。三、一些免疫介导的脱髓鞘,比如格林巴利性、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这方面疾病引起的脱髓鞘,在临床上对饮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但是需要重视的是,因为这些疾病需要用到激素类药物,要注意可能会带来一些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的话,就需要补一些含钾的水果。再一个如果电解质紊乱以后出现高钠血症,还需要在饮食把钠排除,比如用低钠盐进行一些干预和处理即可。除此以外,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要多补充钙,比如可以吃钙片药,也可以用加些肉类和骨头汤。脱髓鞘疾病是神经内科里面非常常见的一大类疾病,脱髓鞘疾病在临床上一般把它分为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和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
语音时长 01:58

2019-12-04

65349次收听

脱髓鞘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脱髓鞘疾病在临床上我们主要把它分成两大类,第一类叫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第二类我们叫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如果是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而在临床上我们检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现在临床用的比较多的叫神经传导速度,神经传导速度是脱髓鞘疾病里面必须要做的一些检查,比如说我们经常查一下你的周围神经髓鞘损害到什么程度了,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第二个我们叫腰穿脑脊液检查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为什么要做脑积液检查?因为脑积液检查对我们判断这病人脱髓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需要重视的。第三个方面在临床上如果是怀疑一个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我们就还需要做更多的检查。比如说在临床上用的比较多的,第一个,我们叫核磁,头的核磁是必须做的,甚至是头的加强核磁可能需要做,当然除了这以外,还需要做一些视觉的诱发电位和听觉的诱发电位都很重要,再一个我们可能还需要做一些比如体感的诱发电位,甚至需要做一些肌电图里面H反射神经根的这种检查都需要很重视,这是我们需要做的检查。再一个就是脱髓鞘疾病在临床,尤其是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它除了损害我们的脑子以外,我们的脊髓也可能会损害,所以我们经常还会做除了头核磁以外,甚至需要把颈、胸、腰加强的核磁都做,所以有的病人会埋怨说:大夫我怎么做这么多检查,头做了以后又做颈,颈做了又做胸,做这么多干吗?其实因为脱髓鞘疾病它是个损害我们部位非常广泛的一个疾病,我们就一定要筛查出来它损害到我们什么地方,比如是脑子里面损害了、还是一个颈部损害了、还是胸部损害了,就要查清楚,所以说这些检查都需要做。
语音时长 01:55

2019-12-04

58273次收听

脱髓鞘病有哪些症状
脱髓鞘病的症状有四肢无力、肌肉萎缩、记忆衰退、行动不便等。脱髓鞘疾病在临床上是神经内科比较多见的疾病,主要分两大类,第一大类叫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第二类叫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在临床上比如说格林巴利综合症为代表的一大类疾病,可能会引起这种肢体的没劲、肢体的无力和肢体的肌肉萎缩,有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感觉的异常、减退、都是需要重视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需要注意如果个白质疏松病变引起,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病人会有记忆力下降,甚至会出现这种血管性帕金森步态,红灯步态小碎步,可是走路的时候转弯很困难,而走路往前冲这种步态,这是很重要的几个方面。有的会出现小便的尿频、尿急、这种现象,除这以外,在临床上比如说像脱髓鞘里面,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内容,叫多发性硬化或者视神经脊髓炎,这两方面疾病引起症状就更多,比如说会出现截瘫,截瘫以后双下肢都不能动,这种病人甚至出现尿储留、尿失禁,出现脑子里面病变,出现这种记忆力下降、癫痫,有的人还会出现这种双眼失明,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几个特点。在临床上就是说除常见这种脱髓鞘以外,还要注意酒精相关的脱髓鞘,酒精相关的脱髓鞘除损害这几个方面,还会损害到小脑,所以有的人会出现这种走路步态不稳,走路的时候觉着深一脚浅一脚,脚下面像踩棉花一样感觉,这都是脱髓鞘的特点。
语音时长 01:54

2019-12-04

58691次收听

脱髓鞘疾病维持治疗的几个问题
维持治疗最早源于治疗结核病的临床经验,后在肿瘤学、器官移植、风湿病学等得到应用扩展。维持治疗指的是在患者接受强化治疗后病情处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的状态下,为预防疾病复发而采取的治疗措施。维持治疗既可以保留强化治疗时的药物,也可改换另一种药物。一种抑或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依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及患者的具体身体条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费用)而定。
脱髓鞘疾病的几个常见问题
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NMO)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两种脱髓鞘疾病,两者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现有的实验室辅助检查,如头部和脊髓的核磁共振成像、脑脊液中的寡克隆区带、血清中的水通道蛋白-4抗体等,均无特异性。所以,要想明确诊断,医生的临床经验非常重要,仅靠网络上传的资料,不能确诊疾病,更不能治疗疾病。医生必须亲自看看病人,检查一下病人的体征,再综合分析是否为脱髓鞘疾病?是何种脱髓鞘疾病?最后才能决定使用什么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