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糖尿病怎么食疗

发布时间:2020-03-1659417次收听

语音内容:

食疗治疗糖尿病目前尚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均不能代替正规的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患者想出各种吃法,如杂粮或少吃饭都吃肉,其实都可以控制摄入的总量有助于调节患者的血糖,只要患者不吃汤汤水水的东西,一天三餐不额外添加零食加餐,对胰岛功能尚存患者血糖是易控制的。

糖尿病核心问题是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胰岛素功能缺陷,使用食疗纠正胰岛素问题不是可行的办法,目前为止尚无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证实某种食物或偏方能够降血糖。糖尿病的发病在某种意义上与吃出有很大的关系,再用吃去逆转病情,逻辑上存在问题。

中药经证实尚有降糖疗效的是黄连,黄连素是黄连的活性成分,也是降糖调脂的生力军。糖尿病患者是要遵照正规公立医院医生的医嘱,采用联合多种措施来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14
酮体是什么意思
酮体是肝脏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成分统称为酮体,所以酮体是脂肪的分解产物。在健康人体中少量的酮体,以78%的β-羟丁酸、20%的乙酰乙酸和2%的丙酮的比例,存在于血液当中。当肝脏内酮体产生的速度,超过肝外组织利用的速度的时候,血液酮体增加可以出现酮血症,过多的酮体从尿液排出形成酮尿。糖尿病患者非常容易出现酮体阳性,尤其一型糖尿病。普通人出现酮体的几率是非常少见的。
糖尿病会不会遗传
糖尿病是否遗传需分种类,若是一型糖尿病,遗传几率较低,若是二型糖尿病,遗传几率较高,约在50%左右。
糖尿病能吃玉米吗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针对这种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影响健康。由于这种疾病属于饮食疾病,因此在平时还要多注意饮食。玉米含有营养元素较多,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好处,患有糖尿病是可以吃玉米,但是不能多吃。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为了健康要做好预防疾病的产生。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性疾病,想要预防这种并发症的产生就要注意药物的使用量、注意运动的量、随身携带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糖尿病三多一少是什么
糖尿病三多一少指的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当然,糖尿病的症状还有其他:口干、消瘦乏力、皮肤瘙痒,可能出现伤口不容易愈合、皮肤的溃疡、疖肿等,女性患者很容易出现泌尿系感染阴道炎、尿道炎。有的患者会出现下肢的麻木,冷凉,刺痛,这往往是周围神经病变或者血管病变导致的,所以需要查下肢血管彩超以及相关的检查,或者会出现双目视物不清,视物模糊。往往是视网膜病变,需要到眼科进行眼底的检查。当然还会出现尿的泡沫比较多,有可能出现尿蛋白增高,所以需要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者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常规,当然同时也需要查肾功能了解清楚肾功能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13

65650次收听

餐前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老年人是糖尿病的主流人群,永远要把避免老年糖尿病出现低血糖放在第一位。相比年轻人,老年人更容易发生低血糖,不同老年人健康差异很大,降糖需要“个体化”。(1)健康老年人。定义:除糖尿病外,没有其他严重疾病,认知功能正常,体能状态良好。血糖控制目标:餐前血糖五点零至七点二毫摩尔每升。(2)中间状态老年人。定义: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日常生活活动受到一定限制,或者有轻到中度的认知功能受损。血糖控制目标:餐前血糖五点零至八点三毫摩尔每升。(3)极差健康状况老年人。定义:出现终末期肾病,或者长期需要他人照护,或者中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或者日常生活活动严重受限。血糖控制目标:餐前血糖五点六至十点零毫摩尔每升。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14

49699次收听

糖尿病能吃的水果
糖尿病选择一些含糖量低,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比较高的水果。如:青苹果、柚子、桔子、西红柿、梨子、李子、雪莲果等。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天然纤维素和膳食纤维,糖尿病人由于对糖的代谢发生障碍,膳食纤维可以延缓食物的吸收,使餐后血糖不至于升的过快,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根据食品进入人体30分钟后造成血糖升高的程度可分为三类,用生糖指数(GI)表示,葡萄糖的GI为100,GI小于55的为低糖生产指数食品,55-70为中等糖生成指数食品,GI大于70为高糖生成指数食品。糖尿病人可以选择GI小于55的水果,比如青苹果、柚子、桔子、西红柿、梨子、李子、雪莲果等,以青苹果最佳。另外需要注意吃水果时间,最好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1小时,这个时间血糖比较低,可以适当补充血糖又不至于引起血糖增的过高。
语音时长 01:29

2019-12-30

60399次收听

02:30
吃什么能预防糖尿病
第一,糖尿病的预防一般主张低热量的饮食习惯。糖尿病的发生有多种因素,首先遗传因素,如有糖尿病家族史,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第二,生活习惯。如果家族出现了多个人肥胖、高血压等等类似的代谢综合征的表现,那么也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对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张健康的低热量的饮食习惯,普通人群通过热量限制增加运动,就能起到预防糖尿病,甚至是预防将来的糖尿病的并发症,在低热量多种营养补充的情况下,就能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皮肤感染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很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皮肤感染就十分常见。之所以会出现皮肤感染,主要是由于患者皮肤的含糖量高,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而且还会导致皮肤在受到感染之后不易痊愈。此外,糖尿病还会导致皮肤的防御功能变低,导致皮肤更容易受到感染。
胰岛素过高应该怎么办
胰岛素过高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和食用一些降低胰岛素的药物。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一个最重要的唯一激素,如果胰岛素水平过高,实际上反映出是体内一种胰岛素抵抗的状态,胰岛素长期过高的一种状态,会导致胰岛功能下降,最后引起二型糖尿病临床的发生。胰岛素过高是糖尿病之前早期的状态,在这个阶段如果进行及时的干预,就可以预防二型糖尿病的发生。胰岛素过高临床最常见的是腹型肥胖的患者,要控制体重,可以缓解过高的胰岛素水平。一些药物也有类似的作用,比如说最常见的药物二甲双胍,这是一个非常古老又非常有效的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能降低胰岛素水平的一个药物,对糖耐量异常的患者,预防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有非常多的证据,也是非常值得信赖的一种药物。除二甲双胍之外,还有胰岛素、增敏剂,像罗格列酮、吡格列酮都是常用于二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但是二型糖尿病除了胰岛素抵抗之外,还存在胰岛功能不足的一种情况,过高的胰岛素水平,除了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像胰岛素瘤这种很少见的疾病。对于胰岛素水平过高的胰岛素瘤患者,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反复的低血糖,和二型糖尿病表现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一个患者反复出现饥饿、心慌、低血糖,同时胰岛素水平过高,提示着可能会有胰岛素瘤或者其他疾病导致胰岛素过高的情况,而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过高,只是早期的一个表现,也是预防糖尿病非常关键的阶段。
语音时长 02:15

2019-11-27

63168次收听

01:35
糖尿病控制饮食的目的
控制饮食可以延缓甚至阻止糖尿病的恶化和其并发症的产生,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为目前的医疗手段仍无法治愈糖尿病,故糖尿病一直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但坚持控制糖尿病的饮食,对于控治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着明显的效果。饮食治疗不同于药物治疗,它是一种健康、经济、方便、对人体无害且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应知晓和运用的一个治疗方法。所以,无论治疗方法如何更替,饮食治疗一直处于最重要的位置。故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之一。
甲减有哪些症状
甲减,分成亚临床甲减和显性的甲减。亚临床甲减是指患者的T3、T4水平,也就是说甲状腺激素还是正常的。但是促甲状腺激素,又称为TSH升高了。这个时候的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是怕冷,或者觉得无力,但是病情不太严重。到了甲减比较明显的时候,除了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以外,还有明显的T3、T4降低,这个时候患者就会出现各种症状。比如儿童的幼年甲减,是指儿童自出生以后就患有甲减,他的智力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基本上是一个智障型儿童。如果患者成年以后发生了甲减,也可以表现为思维减退,老忘记事情、记不起来、记忆力减退,还有的症状是怕冷,夏天也不太能出汗,皮肤也会变粗糙,讲话声音也变哑,各种活动都觉得没动力,患者会处在一个特别消沉、不太活跃的一个状态。
语音时长 02:06

2019-06-11

64447次收听

糖尿病脚肿是什么原因
糖尿病是我们平时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有的糖尿病患者会有脚肿的现象发生,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糖尿病下肢浮肿的常见原因,脚肿都有哪些临床表现,大家应该怎么治疗和预防解决糖尿病脚肿的问题。长期坚持规范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慢慢会有所改善的。
02:06
糖尿病脑梗怎么治
糖尿病引起脑梗塞,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同时要关注并发症的治疗,但是在控制血糖时不要将血糖降太低,否则不利于脑梗塞的恢复。糖尿病引起的脑血管并发症较多,但总体来看糖尿病引起的脑血管并发症是以缺血性为主。
02:11
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影响到很多脏器,前期一般要监测血糖,监测分空腹血糖、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餐后两小时血糖。如时间久可以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如糖尿病时间久,可以做心电图、头部核磁等来决定是否有糖尿病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