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肌缺血如何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1960284次收听

语音内容:

心肌缺血的病因很多,包括有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还有非心脏的其他疾病,比如肺脏疾病、低氧血症等。

临床主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冠心病为例,冠心病造成的心肌缺血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及治疗。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讲生活方式的改善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在治疗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饮食的控制,适当的运动,改善心里的健康状况。药物治疗包括扩张血管的药物、增加心肌供血的药物、还有减少心肌耗氧的药物等。另外,还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对于一些血管病变比较严重的病人,可以采取介入的方法,对狭窄的血管进行球囊扩张或者血管内的支架植入。对于一些有适应症的病人,还可以采用外科手术进行冠脉搭桥来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39
心肌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症状为心绞痛,胸口压迫感或紧绷感,胸痛持续3~5分钟,停止活动、平静休息几分钟或给药后疼痛会消失;如果持续30分钟以上,服用硝酸甘油也无效,伴有呼吸短促和大汗,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必须紧急送医。多数慢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通过药物来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降脂药、控制血压药物、中成药如麝香保心丸,可促进心肌内长出新的血管来代替老的堵塞血管,有助于改善心脏供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心脏t波异常怎么回事
心脏t波异常一般提示存在心肌缺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或病理性原因导致的。心脏t波反映的是心室负极时的电位变化,t波异常在心电图上能够看到心脏t波会有低平、倒置、双向等表现,可能是因为情绪紧张、焦虑、过度劳累等生理性原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激素分泌异常、电解质紊乱等病理性原因导致的。当心脏t波发生异常时,并不能单纯靠这一项检查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脏彩超、抽血检查结果做出综合的诊断。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0

63975次收听

前壁心肌缺血有危害吗
前壁心肌缺血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因为心脏部位的心肌缺血影响会更大的程度的影响着实的功能。一旦通过心电图或者更进一步的比如说心肌核素,确切的明确到前臂存在心肌缺血,意味着就有可能存在冠心病,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来评估冠脉的病变情况。往往是出现前降支,出现斑块,斑块导致的管腔的狭窄。根据狭窄的程度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如果狭窄程度是一个轻中度的,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严格的控制这些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比如说严格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当外脉的病变狭窄程度比较重,超过了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尤其是发生在晋中段的病变,应该考虑尽早进行介入治疗。部分的病人有可能合并其部位的冠脉的病变,如果是多支多处的在一部分的病人当中可能还需要外科搭桥手术。
语音时长 01:26

2021-05-12

79003次收听

心肌缺血并发症有哪些
第一个就是心衰。反复的长期的心肌缺血,尤其是老年人,会出现心功能下降,最常见的就是EF保留的心衰。当然在反复出现心梗的病人,心脏扩大也会出现缺氧心肌病。会有出现EF下降的心衰,病人会表现出咳嗽、呼吸困难、胸闷、喘息,活动耐量下降等症状。第二个并发症常见的就是急性心梗发生急性心肌缺血的时候,很多的患者,他是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斑块的情况下,因为管腔狭窄出现了心肌缺血。如果斑块体积进一步的扩大、斑块的负荷量增加、斑块的纤维帽逐渐的变薄,有可能会出现斑块的破裂,继发血栓的形成,形成急性心梗。第三个方面就是心肌缺血的时候,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心肌缺血,会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有的病人会出现室速室颤。那最严重的心肌缺血的一个情形,就是有发生猝死的风险。当然这一部分的病人他的病变的部位可能都是比较紧要的。比如说左主干或者前降支近段的病变。
语音时长 01:29

2021-01-15

87920次收听

最为有效的对于心肌缺血的治疗
心肌缺血在生活中是很高发的一大疾病,多数人都不能够及时的找对心肌缺血的治疗方式,导致心肌缺血的病情加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从下面的文章中来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1、心肌缺血对心脏和全身都可能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氧是心肌细胞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而氧是通过血液输送给细胞的。心脏没有氧仓库,完全依赖心肌
心肌缺血能够预防吗
心肌缺血的形成包括很多影响因素,有些因素是先天性存在的,包括遗传、年龄和性别;而有些因素是可逆的,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吸烟、过量饮酒、缺乏体育锻炼和心理精神因素等。预防心肌缺血应尽量消除这些影响因素。
怎么预防如何有效进行心肌缺血
临床上心肌缺血是一种频发的内科疾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不够重视心肌缺血的预防。那常见的心肌缺血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心肌缺血的预防措施。一般,常见的心肌缺血的预防措施有:1、戒烟戒酒:过量烟酒会导致血管痉挛,增加心梗突发的危
心肌缺血就是病吗
心肌缺血不一定是疾病,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比如平时进食大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或长期抽烟饮酒,在经常性熬夜或容易生气的情况下也容易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但也要考虑一些疾病的发生,比较多见的有冠心病或高血脂症,还有可能时动脉粥样硬化或心肌梗塞。
02:13
心肌缺血严重吗
心肌缺血严重程度视情况而定。如果患者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在心绞痛发作时和一般情况时心电图相比是有一定变化。还有一些检查如动态心电图检查、冠脉造影等,也可证明病人是否有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患者需要积极干预,因为长期缺血有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心功能减退,也可预示病人有可能存在重要心血管狭窄。一旦血管出现闭塞,那么就可能会出现大面积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但是有些病人,心电图有ST-T改变而没有任何症状就被判定为心肌缺血是不准确也不科学。
心肌缺血的用药有哪些
针对心肌缺血,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的药物,是为了防止血栓再次出现;他汀类的药物,是为了防止动脉硬化斑块进一步的进展。当然,有一些病人还需要应用像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的药物,通过一个综合的治疗方案,去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对于心肌缺血这类疾病的治疗,其实目前在临床上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对于造成心肌缺血的狭窄的冠状动脉进行相应的治疗,我们可以通过冠脉支架的植入或者外科的搭桥治疗。二、生活方式的干预,因为心肌缺血都是由于冠心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类疾病所导致的,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作为一类慢性疾病,生活方式上的干预是很重要,像饮食、锻炼、戒烟、限酒,还有维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这类疾病,要做到非常好的药物治疗,也就是规范长期的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28

2019-12-18

66108次收听

心肌缺血能治愈吗
心肌缺血不可以治愈。心肌缺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有粥样斑块形成,一旦发生缺血坏死,不能再生的,只能通过各种治疗措施控制或者延缓病情的进展防止发生并发症。治疗心肌缺血的方法也很多一、药物治疗,不管是抗凝药、抗血小板药,还是汀类的降脂药或者硝酸酯类的药,以及某中成药,都是改善冠心病的症状。如吸烟喝酒不运动,以及能引起冠心病的。其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病情会逐渐加重,甚至可能会发生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二、支架或者搭桥治疗,可以打通已经狭窄或闭塞较大的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改善心脏功能,但是对于细小动脉的狭窄并不能解决。对于并不严重的稳定型心绞痛,只要严格控制危险因素并按时规律用药,是可以改善病情,甚至可以阻止病情进展,如果发生心肌梗死,并且合并有严重并发症,会影响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甚至可能发生猝死。
语音时长 01:40

2019-12-18

56184次收听

02:33
心肌缺血能喝酒吗
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内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所导致了供血的不足,归结于冠心病的范畴。在治疗方面,一方面是药物治疗,一方面一定要做到生活方式的干预。在药物治疗方面,常用阿司匹林、他定汀药物等,防止斑块的进展,血栓的形成,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在生活方式上,要做到低盐、低脂饮食,同时戒烟限酒。对于本身有心肌缺血的病人,不建议再进行饮酒,因为酒精摄入后会导致心跳增快,增加心肌本身耗血量和耗氧量,对于心肌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01:50
心肌缺血的原因
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有血压降低、主动脉供血减少、冠状动脉阻塞,也可直接导致心脏供血减少;心瓣膜病、血黏度变化、心肌本身病变也会使心脏供血减少。心肌缺血是指给心肌供氧的滋养血管出现了问题,以致于供给心肌的血液量减少。心肌属于肌肉组织,它本身需要一些血管进行营养的输送,它的代谢产物也要通过静脉运输。当冠状动脉出现狭窄、阻塞,甚至血栓闭塞时,就会导致心肌缺血。
01:56
心肌缺血的症状
心肌缺血最常见的症状是心绞痛,再有就是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伴有大汗。一、心绞痛是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劳力性心绞痛,比如在快走、爬楼梯、爬坡或骑车、迎风走的时候,出现胸闷、气促、发憋、嗓子疼或者胸疼,无法继续运动。二、有些病人不出现心绞痛,表现为轻微运动后喉部发紧、胸部发紧。
呼气胸口疼是什么原因
有一些人会发现自己在呼气时出现明显的胸口疼痛现象,当时也会特别着急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而导致的,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很多不一样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心肌缺血而引起,也有可能是因为哮喘而导致的,不管是因为哪一种原因,尽快的接受检查非常的重要,当然也有一些人可能是因为剧烈的运动而引发的,这种情况相对来说就不是特别的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