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能治愈吗
发布时间:2021-05-11104894次收听
语音内容:
肾衰竭一般是不能治愈的。肾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肾衰竭,首先急性肾衰竭是指短时间内出现的肾脏功能衰竭,不能及时地将水、各种电解质及毒素排出体外。一般通过对症支持治疗后,急性肾衰竭可以缓解甚至治愈。
而慢性肾衰竭,一般是通过药物治疗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慢性肾衰可以得到控制,但是基本上不能够治愈。
患者一旦确诊为肾衰竭,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医生做治疗,这样才能够控制住病情的发展,避免发展为尿毒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语音内容:
肾衰竭一般是不能治愈的。肾衰竭分为急性和慢性肾衰竭,首先急性肾衰竭是指短时间内出现的肾脏功能衰竭,不能及时地将水、各种电解质及毒素排出体外。一般通过对症支持治疗后,急性肾衰竭可以缓解甚至治愈。
而慢性肾衰竭,一般是通过药物治疗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慢性肾衰可以得到控制,但是基本上不能够治愈。
患者一旦确诊为肾衰竭,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医生做治疗,这样才能够控制住病情的发展,避免发展为尿毒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腹膜透析漂管手法复位视频
腹膜透析漂管通常指腹膜透析时出现漂管,意思是导管偏离了原有位置。腹膜透析漂管通常会影响透析的效果,所以此情况若发生在早期可以通过手法复位进行改善。操作过程:第一步:患者采取立位或坐位,操作者站在患者左手侧。第二步:操作者用右手手掌根部沿患者腹壁由上而下,由轻而重按摩,使腹膜透析导管回位。第三步:手法复位过程中,力量分配必须均匀,防止力量过重使患者出现局部不适的症状。以上操作应由专业医生进行,切勿自行盲目操作,以免引发严重后果。若出现引流不畅或者堵管等,可能是出现严重移位,需考虑重新置管。
肾衰竭有什么表现

肾虚会导致肾衰竭吗
肾虚与肾衰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肾虚是中医症候的一种诊断,其包括: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而肾衰竭是由于多种疾病导致了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代谢废物在体内蓄积,进而导致肾脏功能的损害甚至一些列病变的一种疾病。判断有无肾虚,可以观察临床症状,如:1.肾气虚:疲乏无力,形寒气短;2.肾阳虚:腰酸腿腿软,四肢发凉;3.肾阴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根据这些症状再结合舌像以及脉象来进行判断是否肾虚。判断有无肾衰竭,主要观察肾功能状态,如:1.血肌酐有无增高、2.尿素氮有无增高,3.肌肝清除率是否下降,同时须明确引起肾衰竭原因。
肾衰竭会遗传下一代吗
肾衰竭是一种常见的肾类疾病,对于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那么肾衰竭疾病患者会遗传吗,很多患者都对此存有疑问,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肾衰竭会遗传下一代吗,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急性肾衰竭严重吗
肾衰竭是如何引起的

肾衰竭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两种临床类型,不同类型的肾衰竭引起的原因并不相同。引起急性肾衰竭原因,根据导致肾衰竭的解剖部位可以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肾前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出现大量脱水、低血容量、休克等,导致长时间肾脏灌注不足引起。肾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严重感染,肾毒性药物以及各种毒素导致肾小管急性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等。肾后性的原因是由于尿路梗阻、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肿瘤等原因,导致肾脏功能急剧下降。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因主要是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梗阻性肾病、高尿酸血症性肾病、多囊肾等等。是由于这些疾病的血糖、血压、尿蛋白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出现进行性损害。
肾衰竭怎么治疗

肾衰竭的治疗往往采取综合治疗的措施,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通过治疗原发疾病,可以防止肾实质的继续的破坏,从而改善肾功能。另外还要控制加重肾脏损伤的因素,比如各种原因导致感染。饮食控制与营养疗法在肾衰竭的治疗过程中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关键是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及成分的控制,要求采取优质低蛋白、高热量饮食,保证有足够的热量供应,减少蛋白质的分解。蛋白质来源主要是瘦肉、鱼、鸡蛋和牛奶。另外针对肾衰竭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进行治疗,比如使用促红细胞生长素纠正贫血,使用活性维生素D治疗肾性骨病,如果出现水肿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使用利尿剂。当然,对于肾衰竭晚期往往需要透析治疗。

肾衰竭的早期症状
肾衰竭的早期症状通常说急性肾衰竭多见于危重的患者。早期症状被重病所掩盖而不被觉察,几乎没有早期的临床表现一发病就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同时伴有离子水平酸碱平衡等内环境的紊乱,血压、心肺等一系列的表现,在慢性肾衰竭中根据肾小球滤过滤,将肾衰竭分为五期,由于肾脏强大的代偿能力在肾衰竭的早期也就是我们说的CKD一到三期,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仅表现为乏力、腰酸、食物减退、夜尿增多等症状,到CKD3b期时上述症状会加重,到了五期的时候可以出现心衰严重的高钾血症,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等。

肾衰竭的症状
肾衰竭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患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会出现少尿或无尿,尿素氮和血肌酐升高,合并心力衰竭、血压升高等症状,病情会急速的发展。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症状,在CKD一到五期的时候,会出现腰酸乏力、夜尿增多、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进一步加重。在CKD五期的时候会出现全身的器官受损,具体症状为尿量的急剧减少、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严重的会出现积液、浮肿、电解质紊乱、严重的血钾升高、严重的酸中毒等,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会有生命危险。常见的治疗方法为肾脏的替代治疗和透析治疗。
肾衰竭如何分期

肾衰竭按分期把慢性肾脏病分为1到5期,第3期开始病人就进入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阶段。慢性肾脏病分期按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通常肾小球滤过率大于90毫升每分钟是1期,这时病人肾功能基本正常;2期是肾小球滤过率在90到60毫升每分钟之间,这时病人出现轻度的肾功能损害,临床上没有明显的表现;3期是病人肾小球滤过率在60到30之间,以45分界又分为3A期和3B期,这时病人就可能会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并发症,比如贫血、钙磷代谢的紊乱。慢性肾脏病4期是肾小球滤过率在29到15之间,这时病人的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就更加明显,比如贫血更加加重,出现明显的高血压。5期就是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毫升每分钟,也是尿毒症期,这时病人通常就需要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替代治疗。

肾衰竭分几期
如果肾衰竭按照慢性肾脏病进行分期,可以分为1期到5期。从第3期开始,病人就会进入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阶段。慢性肾脏病是按照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来进行分期,通常1期就是肾小球滤过率大于90毫升每分钟,一般处于这个时期的病人肾功能基本正常;2期就是肾小球滤过率在90到60毫升每分钟之间,在这个时期的病人,会出现轻度的肾功能损害;3期就是病人肾小球滤过率在60到30之间,以45分界又分为3A期和3B期;4期就是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在29到15之间,通常处于这一时期的病人,会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并发症;5期就是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毫升每分钟,也就是尿毒症期。一般情况下,到了尿毒症期的病人,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者是腹膜透析等替代治疗。
为你推荐
语音答疑
短视频
语音答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引起肾衰竭是怎么得的
- 2 肾衰竭是怎么得的
- 3 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 4 肾衰竭是如何引起的
- 5 肾衰竭什么引起的
- 6 什么是肾衰竭?
- 7 什么能引起肾衰竭
- 8 肾衰竭是怎么引起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