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餐后两小时血糖10.6算正常吗

发布时间:2021-11-0590140次收听

语音内容:

餐后两小时血糖10.6mmol/L,是不正常的血糖。所谓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指的是进餐的第一口到整两个小时所测得的血糖,这个血糖的正常值的范围,一般通常是3.9到7.8mmol/L。诊断糖尿病,是7.8-11.1mmol/L之间,称之为糖耐量异常,就是所谓的糖尿病前期阶段,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如果自测的血糖在十点六,一般高度怀疑有糖尿病的可能。需要大家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检查,做糖耐口服葡萄糖的耐量实验,明确诊断是否为糖尿病。明确诊断以后,可以给予了相应的治疗。

对于糖尿病的病人,对于血糖的控制,尤其是餐后血糖的控制有两个点。一个就是正常的血糖,餐后量是小于7.8mmol/L,大于3.9mmol/L之间为正常。再一个对于已经有并发症,或者是有一些严重的血糖波动的不良反应的一些病人,餐后两小时的血糖要求在10mmol/L以下,这样会延缓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10.6mmol/L的血糖,不管是糖尿病的病人还是非糖尿病的病人,都认为大于了可控的范围,都需要患者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检查。明确诊断以后,对于糖尿病的病人,可根据血糖的情况,调整药物的剂量,或者更换药物来进行降糖治疗。如果血糖长期不达标,则容易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慢性的并发症等等都会得到明显的增加,所以建议一定要及时的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50
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是什么意思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4%-6%,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偏高,通常表明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可能患有糖尿病,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若其数值偏高,表明患者血糖水平比较高。当糖化血红蛋白≥6.5%时,通常是糖尿病引起,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患者可服用津力达颗粒进行改善。津力达颗粒含人参、黄精、苦参、麦冬等多种成药成分,属于从“脾”论治的创新中药,能益气养阴、健脾运津,保护胰岛功能,增强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调整血脂代谢,减轻体重,从而有效控制血糖,并改善口干、乏力、便秘等糖尿病症状,降低心脑血管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风险。该药物可平稳调糖,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在使用津力达颗粒期间,患者还可联合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等基础降糖药,临床研究证实,稳定剂量的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津力达颗粒治疗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可降低0.92%,更有利于降低血糖。患者平时应以低糖食物为主,如芹菜、菠菜、生菜等,并可通过慢跑、游泳等方式促进新陈代谢,辅助控制血糖。
02:45
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吗
血糖高并不等同于糖尿病,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分析。血糖高的原因多样,主要是由于机体处理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减弱所致,可能与运动、用药、脱水、饮食不当等生理因素引起,也可能由胰岛功能下降、胰岛素抵抗等病理因素导致。短期轻度血糖升高通常在消除诱因后会恢复正常,无需特殊治疗。而持续性血糖升高则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需通过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指标帮助确诊。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可以使用津力达颗粒、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药物进行治疗。其中,津力达颗粒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的功效。该药可以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增强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调整血脂代谢,减轻体重,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口干、乏力、便秘等糖尿病症状,降低心脑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且研究证实,该药可以平稳控糖,减少血糖波动,不会发生低血糖,安全性良好。同时,结合具体病情,患者可以联合使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西药进行治疗,有利于更好的控制血糖,且联合用药能有更好的耐受性,还可降低低血糖、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日常生活中,血糖高的人群还需调整饮食结构,少吃油腻、高糖的食物,如炸鸡、薯条、奶油蛋糕等,适量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如全谷类、芹菜、菠菜、黄瓜等,有利于改善血糖高的情况。
降血糖需要吃什么药
降血糖吃药,目前从国内的治疗来说,降糖西药有八大类,不同种类之间可以联合应用,其中包括首先是双胍类、二甲双胍。第二,其次,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的药物。第三,TZDs,是常说的胰岛素增敏剂,还有胰岛素的促泌剂,包括磺脲类和非磺脲类的药物。还有就是新的,比如DPP-4抑制剂、二肽基酶的抑制剂,还有就是SGLT-2的抑制,糖从肾脏回吸收的这些药物。注射包括有胰岛素,还有就是肠促胰岛素的分泌剂、GLPY等的药物。西药包括八大类的药,还有中药,中药也有辅助的降糖作用,具体吃哪一种药或怎么选择,需要大家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明确诊断以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肝肾功能、身高、体重等,是否有肥胖选择的药物是不一样的,而不是某种的药物贵,或者是某个药物的降糖作用强,就选择哪种药物。因为具体的用药需要在专业的内分泌医生指导下,或者糖尿病专科医生,指导下来进行用药,而不是自行买药来解决。
语音时长 02:09

2021-11-05

77188次收听

02:11
血糖空腹10.4有危险吗
空腹血糖10.4mmol/L已经是比较高了,但是短期之内的危险性还不是太大。但是空腹血糖大于10.4mmol/L,对健康是有很大的危害,这就是危险的信号了。糖尿病时间长了会出现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失明,糖尿病的肾病引起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会引起疼痛,甚至于糖尿病足,这是跟糖尿病血糖相关的并发症。另外,容易有心脑血管病变,如冠心病、脑血管病。所以,对这种情况一定要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使血糖尽快达标。
糖尿病住院严重吗
临床上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疗并不一定代表患者病情严重。主要鉴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初发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明显偏高。往往需要住院给予短时间的胰岛素强化治疗,目的为胰岛功能恢复,利于长期血糖控制。第二,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心慌、胸闷、恶心、呕吐、尿酮体阳性,往往提示患者病情较重,存在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能,需要住院治疗,需要积极的抢救治疗。第三,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出现心慌、胸闷、憋喘、肢体活动不灵、头痛、头晕等心脑血管疾病时,要及时的医院救治,提示患者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可能,预示患者病情严重,存在着心脑血管新发意外的情况,需要早期规范的进行治疗,以避免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19

2021-04-20

88875次收听

糖尿病病人易伴有性功能障碍
糖尿病引起病人性功能发生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于过高血糖引起神经纤维病变,从而影响神经兴奋地传导功能导致性功能障碍.
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诱发因素有妊娠、肥胖、饮食不当、缺乏运动、滥用药物等。
餐后3小时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餐后三个小时,胃中的食物已经排空,所以餐后三小时的血糖正常值应该恢复到空腹血糖水平。成年人餐后三小时血糖正常值在6.1以下,孕妇应控制在5.1以内,没有糖尿病的老人血糖正常值和成年人一样,患有糖尿病的老人血糖控制目标可放宽一些。
糖尿病人怎么正确饮食
糖尿病病人要注意控制自己每天吃主食的量,还要注意合理安排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同时也要注意用餐的形式,不可以暴饮暴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还有酸性的食物都不可以吃,这类的食物容易加重病情。
糖尿病怎么根治
目前有一种神奇的根治疗法,叫做代谢性手术。代谢性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机制,起初认为是限制了设施和术后体重的减轻,随着肠促胰岛素概念的揭开,医学家逐渐意识到,其实是由于手术改变了胃肠道的解剖序列,引起肠促胰岛素分泌模式的变化,从而对代谢起到了巨大的调节作用。在手术疗效方面,袖状胃切除术都用于减重治疗及特别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胃转流术对糖尿病治疗效果较佳,但并发症可能多于袖状胃切除术。胆胰分流手术复杂,适用于超级肥胖的患者减重疗效最好,但并发症最多。在手术适用人群方面主要是针对肥胖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具体情况需医生去判断。饮食指导是保证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代谢手术的效果不容置疑,但我们仍需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它,患者不可以盲目跟风。
语音时长 01:29

2020-03-16

65962次收听

2型糖尿病严重吗
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素应用不足有关或者胰岛素应用障碍,一般患者体型比较肥胖,所以需要减肥,来控制血糖。糖尿病严重不严重,与它的并发症情况有关,所以要早期控制血糖,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因为如果控制好血糖,没有明显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高,如果血糖没有明显控制,血糖非常高,就很早出现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神经病变等等。如果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就表明2型糖尿病控制得非常不好,所以也就比较严重,比如大血管并发症有可能出现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等等,甚至出现肢端的坏疽,糖尿病足等等,微血管并发症有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以及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的有可能导致失明,肾脏疾病严重的有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也就是尿毒症。所以是非常危重的一些情况。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13

62918次收听

糖尿病如何预防
糖尿病的预防要从病因入手有的放矢,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素分泌功能低下或者缺乏,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从遗传因素讲,直系亲属如果有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会几十倍增加,所以父母有糖尿病的子女要注意防止血糖升高,从饮食入手,定时定量饮食,保护胰岛功能,防止胰岛功能出现问题。从环境因素讲,目前的环境污染,食品不安全、运动减少、体重肥胖等都有关系,所以要注意体育锻炼、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现代生活压力增大引起人们精神、神经因素变化。所以要学会减压、放松心情、保证充足睡眠。还要注意定期查体,及时处理查体中出现的身体状况,防患于未然。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31

54453次收听

02:18
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的问题,还有肥胖、高血压、吸烟、家族史、自身免疫机制等引起。多因素干预,往往会影响Ⅱ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所以在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尤其是Ⅱ型糖尿病一定要提高警惕,要及早进行筛查,进行诊断,进行干预,才能够预防发生糖尿病,甚至延缓并发症进展。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其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其中占的最多的是Ⅱ型糖尿病。
02:57
胰岛素过高怎么办
胰岛素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服用药物缓解胰岛素过高的发生。胰岛素是降低血糖唯一的激素。胰岛素水平过高是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表现,如果在此阶段进行及时的干预,对预防糖尿病是非常关键的。胰岛素水平过高,是体内一种胰岛素抵抗的状态,会导致胰岛功能下降,引起二型糖尿病临床的发生。一些药物也有类似的一些作用,如二甲双胍、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都常用于二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患者。
糖尿病人输液时能否应用葡萄糖液体
但是大家需要知道的是,糖尿病患者并非完全不能使用葡萄糖,但勿过量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