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后还会复发吗

发布时间:2021-01-15116016次收听

语音内容: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之后,冠脉病变还是有复发或再梗死的机会。主要支架之后有一个支架内在狭窄,或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这样的风险。

在支架之外,其他的冠脉也有可能再出现新的病变,出现新的冠脉斑块的一个进展。也有可能会后期再发急性心梗,怎样才能减少急性心梗或者是冠脉病变的一个复发,首先术后应用抗血栓的药物,会进行双联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主要是减少了支架内再血栓形成的风险。

同时术后要坚持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根本是防止冠脉病变进展,防止出现其他部位的冠脉血管儿再出现狭窄或更严重的病变进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03
心脏球囊手术视频
心脏球囊手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狭窄等病症,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起到减轻症状的作用,但不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手术步骤:第一步:术前检查,明确病情。第二步:局部消毒,进行全麻。第三步:划线,确定手术切口。第四步:切开外周血管将带球囊心导管在X线监视下送入心脏的病变部位。第五步:在球囊内加压注入显影液,使球囊扩张。第六步:取出导管,缝合切口,再次消毒即可。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脏球囊手术。术后患者需要清淡饮食,不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补充身体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急性心梗治疗方法造影必须吗
一般来讲,如果有条件进行造影,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造影是必须的。目前急性心肌梗塞最关键的治疗是给予再灌注治疗,而再灌注治疗首选介入治疗。因此,如果选择介入的方法进行再灌注的话,冠状动脉造影就是必须的。即使选择了溶栓治疗,在溶栓后无论血管是否再通,也建议进一步的行冠状动脉造影以了解病变的情况。而且即使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错过了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当病情稳定后仍然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来了解局部的病变,以便进一步的采取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是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生,如果有条件要尽量选择介入的方法来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介入方法开通冠状动脉,再通率高,而且开通后血流的恢复也会更好,因此对患者的预后也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语音时长 01:17

2021-05-08

91077次收听

急性心梗会自行恢复吗
绝大多数的心肌梗塞是不能自行恢复的,只有少数的急性心肌梗塞在发生后血栓能够自溶,从而导致血流的恢复。但是即使血流再通,已经坏死的心肌仍然不能够恢复。因为心肌细胞属于不可再生的细胞,心肌坏死以后局部的坏死组织将会以瘢痕来愈合,就会导致心肌重构的发生。对于发生心肌梗塞的患者,要及时的明确诊断,明确诊断以后尽快的给予再关灌治疗,使血流再通的时间尽可能的缩短,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心肌坏死的面积,保护心脏的功能,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08

87237次收听

急性心肌梗死是怎么回事
急性心肌梗死它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发生了破裂,形成了冠脉的血栓,导致的冠脉的严重的闭塞,引起的心肌的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的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它会导致心功能的受损,甚至出现心源性的休克,从而危及生命。急性心梗有典型的胸痛症状,有一种濒死的感觉,心电图会出现Q波以及st段的一个动态的改变,心肌坏死标记物,也就是心肌酶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升高。通过冠脉的造影可以明确的判断是哪个血管发生了闭塞。
语音时长 01:18

2021-01-15

73675次收听

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症状有以下几种,可出现剧烈的胸痛、濒死感、全身冰凉、大汗、恶心、呕吐,突发意识丧失,抽搐,下合适呼吸等症状。当出现有胸痛的表现,就需要及时就诊,及时完善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诊断后予以溶栓治疗。对于具有介入治疗能力的,可以予以介入治疗,可以开通血管,避免心肌组织大面积的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需要保持镇静,不要慌张,不要剧烈运动、激动紧张等,避免心脏负荷过重导致心源性猝死等风险。并且需要及时电话呼救,送往最近具有介入治疗的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术后还要避免出现后遗症的可能,需要坚持服药,比如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等治疗。
语音时长 01:36

2020-12-23

99118次收听

急性心肌梗死禁用什么
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禁用洋地黄类的强心药物,还不能使用氨茶碱类的药物,使用上述相关药物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出现,比如心脏破裂、恶性心律失常等。一旦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不要乱使用药物治疗,包括硝酸甘油、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等,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有时会导致严重的低血压休克,严重的心动过缓,此时上述药物为禁用,一旦使用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建议及时就诊,判断有无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如果是具有介入治疗手段的医院,可以选择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及时开通狭窄堵塞的血管,可以减少心肌的细胞的坏死。对于介入治疗失败或者是不能进行介入治疗的,可以选择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9

2020-12-23

77673次收听

中医如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辨证服用中药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型可用益气活血药物,痰瘀互结型可用活血化痰药物,寒凝心脉型可用散寒宣痹药物,正虚阳脱型可用回阳救逆药物等。
急性心肌梗死能活多久
急性心肌梗死活多久主要看病情严重程度。若病情较轻,经积极治疗后寿命可达五年以上,甚至长期存活。若病情严重,存活期可能在五年以下,可能发生猝死。
02:34
急性心肌梗死是怎么回事
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冠状动脉的急性、持续性的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细胞的坏死。在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的疼痛,休息和硝酸酯类的药物含服以后不能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增高,及进行性的心电图的变化和心肌酶的变化,并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病人休克、心力衰竭,可以危及到生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心内科就诊,因为这种情况下,有胸痛、胸闷、憋气或者暴饮暴食以后,或者便秘,可能会导致胸腔内的压力的增加,而使心肌梗死,心脏坏死的地方薄弱,心脏用力的时候,胸腔内压力大,导致心脏的破裂而产生猝死。
02:23
急性心肌梗死要怎样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剧烈运动、发脾气、睡眠不足、熬夜等,导致冠状动脉的斑块破裂。还有血压增高,血液撞击到斑块的根部,导致斑块破裂,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积形成血块,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到坏死。还有就是心肌耗氧量的剧烈的增加,导致心肌缺血到坏死。就是剧烈运动、冠状动脉的痉挛,可诱发心肌梗死。另外,熬夜、发脾气等都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外界的诱因导致斑块的破裂,狭窄的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的痉挛,都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原因。
02:31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危害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包括:心脏功能的减退、心律失常、形成室壁瘤、猝死等。一、急性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脏功能的减退,生活质量降低,无法工作,要积极地康复治疗,恢复心脏功能;二、心律失常,包括早搏、室颤、房颤,心律失常可能发生于各种不同的位置;三、形成室壁瘤,在剧烈运动或者大便时,心脏剧烈收缩,导致室壁瘤破裂;四、猝死,心律失常、室壁瘤的破裂、电解质紊乱、心功能减退,均可导致猝死。也就是说第四个结果可以由前三个结果导致,所以预防猝死,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当中,一定要把前三个控制好,第四个的发生才能减少,甚至减少到零。
急性心肌梗死最佳抢救时间
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时机是尽早。不得延误救援时间。缩短时间,介入治疗最好在12小时内完成。所以如果在生活中发现心肌梗死,我们应该及时拨打120,这样及时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因自行用药或者评估延迟时间,让患者尽快接受治疗。
02:34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心脏的心肌突然的发生了坏死,主要是由于给心肌提供养分的血流突然中断。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内血栓突然形成,将血管完全堵死,血流不能通过,造成心肌长时间内没有供血和供氧,发生了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的急症和重症,因为心脏的跳动必须有赖于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而心肌细胞坏死之后,心脏就不能通过有效的收缩给身体各器官供血。所以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必须尽快就医,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去除血栓等因素,让冠状动脉血流再通,继续给心肌细胞提供氧气和养分,让已经出现问题的心肌细胞逐步的恢复。如果错过最佳就诊时间,心肌细胞的坏死往往不能恢复,就会造成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等严重的后果。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现代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基础上,伴有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等引起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使相应心肌发生持续而严重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属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临床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胸痛、心电图特征性动态演变和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动态变化,常伴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后心肌组织无复流和靶向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AMI)相关动脉血运重建治疗,显著减少了住院并发症和死亡率,改善了患者预后。但AMI仍是冠心病(CHD)主要的死亡原因,相关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一年内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仍在18%左右,现代西医学对血运重建后的系统炎症反应、心肌组织无复流、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病理环节,尚缺乏真正理想的对策。中药及其复方药效成分及其复杂,作用环节的靶向性虽不如化学药物明确和显著,但多作用环节的综合效应在现代医学的画面上仍显示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在现代医学基础上,结合传统医学,系统研究中药、复方不同有效成分及其相互组合干预AMI血运重建后多病理环节的机理,有望为AMI的二级预防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新的安全有效的干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