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脂正常值范围多少

发布时间:2021-12-3081564次收听

语音内容:

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血脂范围的正常值,总胆固醇在2.8~5.17mmol/L,甘油三酯的正常值在0.56~1.7mmol/L,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值在0.94~2.0mmol/L,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2.07~3.12mmol/L。

血脂是指血浆中的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等脂类的总称,们是生命细胞基础代谢的必备物质。一般来说血浆中所含的脂类统称为血脂,可以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来源。无论是外源性还是内源性的脂类物质,都需要在血液中进行运转,运达到组织之间。所以血脂的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和转运的情况。血脂可以在一定程度内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如果食用了高脂脂肪的食物之后,血浆脂类的含量就会出现大幅度的上升。但是经过代谢,在3~6个小时之后就会逐渐的趋于正常。血浆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如果长期升高,就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在体检过程中,血脂的水平要进行密切的监测。如果出现高脂血症的情况,就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最好是到血脂专病门诊进一步的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必要的时候口服降脂药物,把血脂控制在理想的状态之内,因为高脂血症如果没有积极的控制,将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甚至会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猛然一起身,可能要了命
猛然起身后出现晕厥或严重不适可能与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有关,需警惕心血管系统异常。此类情况多由自主神经调节障碍、血容量不足、药物副作用等因素诱发,严重时可导致跌倒、脑缺血甚至心源性猝死。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生活中需注意控制危险因素、规律用药、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及定期监测指标。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需通过综合管理降低疾病进展风险。
睡觉时心脏难受什么原因
睡觉的时候如果出现心脏难受,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如果冠心病的患者出现心脏供血不足,就会引起睡觉的时候心脏难受。除此之外,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的患者,在睡觉的时候就会引起回心血量过多,这个时候也会引起心脏难受。不仅如此,心律失常的患者也会出现心脏难受,心律失常主要就会表现为阵发性的心悸、心慌、胸闷,而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频发或者偶发的早搏,而这些情况都会引起睡觉的时候心脏难受。除此之外,如果过度劳累或者长期熬夜也会引起心脏难受的情况。如果没有休息好,在睡觉的时候也会导致心脏难受的情况,尤其是通宵熬夜、长期熬夜。在睡觉的过程中,由于熬夜的时间比较长,也会诱发相关的症状。如果是心肌供血不足导致的睡觉期间心脏难受,就要第一时间到冠心病门诊就诊,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CT扫描,或者进行心脏造影检查,明确相关的诊断。如果是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引起的睡觉的时候心脏难受,就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因为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收缩时候的功能,就可以有效的评估射血分数,来评估是否有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的情况。如果存在有各种心律失常的发作,就要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41

2021-12-30

89320次收听

02:37
结缔组织包括什么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其中细胞散居于细胞间质之内,分布呈现无极性,会包括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等。纤维包括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具有联系各组织和器官的作用,十分重要。细胞间质包括液态、胶体或者固态的基质,以及不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等等。根据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的不同,又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等。结缔组织在体内的分布十分广泛,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结缔组织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03:02
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的表现
右束支为心脏电传导系统中的重要的通路,负责将电信号向右心室的方向进行传导。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PR间期表现正常,QRS波群实线会≥0.12秒,avR导联R波会呈现宽钝;2、V1、V2导联呈现rsR型或者会呈现M型;3、R波宽钝,在Ⅰ、avL导联S波加深,呈显著增宽;V5、V6导联呈现qRS波形,S波呈现增宽粗钝,实线可能大于等于0.04秒;4、avL导联会呈现QR型,它的R波宽而且有切迹,V1导联的R峰时间会大于0.05秒;5、Ⅰ、V5、V6导联的T波方向一般与终末S波的方向相反仍为直立;6、V1、V2导联ST段会出现轻度的压低,T波倒置,这是继发性的ST-T的改变。
房性早搏是什么意思严重吗
房性早搏是起源于房性异位起搏点的过早搏动,房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
02:46
女人手心痒是什么征兆
第一、手心痒最常见的是荨麻疹,表现为手心痒,越抓越痒,反复,建议吃点抗组胺药,如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盐酸非索非那定、奥洛他定等,选择一种吃上,一般十五分钟左右就能止痒。第二、手心痒很可能是湿疹,表现为手心皮肤增厚、瘙痒、剧烈,这种情这种情况往往是跟体内激素的变化有关系。第三、痒要注意是否有水泡、脓泡,在皮肤科比较常见一种叫脓疱病。一般不仅长在手掌心,也可能长在脚掌心,特点是对称的,相对的,高效激素要局部涂抹效果比较好,一般两到三周后还会复发。
02:53
心梗放支架后注意什么
支架术后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严格规范的用药,支架术后的病人,主要是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I、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他汀类药物治疗等等。第二、生活方式的干预,对支架术后的病人非常重要,主要包括戒烟限酒、饮食清淡、适度运动、减重、早睡、心态平和、生活规律等等。第三、定期随访,患者术后一个月、半年、一年,都要到医院进行复查。病情稳定的可以一年后复查冠脉CT,或者是冠脉造影,以后每一到两年复查一次。第四、是要做好长期的康复护理工作。
6岁心率120正常吗
6岁孩子心率每分钟120次是不正常的,因为孩子的心率应该在80~100次之间。心跳有一些偏快,有可能和孩子剧烈的运动或者长时间的玩耍,过度的兴奋、情绪激动等原因有关系。如果孩子有流鼻涕、打喷嚏等感冒的症状,体温升高也可以导致心率增快。如果孩子的心跳增快,伴有乏力、心悸或者气短、胸闷等症状,有可能和心脏的问题或者病毒性的心肌炎等疾病有关系。应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心电彩超、心肌酶谱等相关的检查,如果检查发现有问题,应该积极的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8

93300次收听

半夜突然心慌怎么回事
半夜突然出现心慌的症状,如果有乏力、头晕、眼花的症状,有可能和血糖有关系。如果晚上没有进食或者进食量过少,就有可能因为低血糖而出现低血糖反应。糖尿病的病人应用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过量,也有可能会出现类似的症状。有心慌的症状,如果胸闷、气短、心前区不舒服,可能和心肌供血不足有关系;如果心前区有压榨样疼痛的症状,也可能和心绞痛发作有关。心慌伴有入睡困难、梦多、白天精神不振、困乏等症状,可能是神经官能症导致的,应该先查明病因以后,再选择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28

91507次收听

胸口发黑怎么回事
胸口发黑有可能是黑色素沉淀造成的。如果患处的皮肤受到真菌感染,引起皮肤疾病,也容易造成皮肤发黑的现象。还要考虑是外伤淤血所致,通常会伴随疼痛和肿胀的现象。
心血管放支架有用吗
在心血管放置支架,能有效解决冠状动脉的闭塞问题,是目前临床上非常有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部分患者因为冠状动脉内的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导致血管过于狭窄或者堵塞,由此出现心肌缺血。而对于这种现象,可以通过药物或者内科介入治疗,其中心血管放支架是通过支架来撑开血管中被堵塞的位置,这样既能保证心肌供血量,而且能够有效疏通动脉血管。临床上主要材料包括油不锈钢、金属等。放支架这种治疗方式不仅疗效明确,而且对患者无伤害,但需要注意的是,术后一定要注意护理。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22

83063次收听

心血管狭窄90%能恢复吗
心血管狭窄90%如果长期进行规范治疗是能够恢复的。狭窄90%属于重度狭窄,没办法自行恢复正常,如果不采取专科治疗很有可能血管完全闭塞、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患者确诊之后,尤其是对于冠状动脉较远端的部位出现狭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药物来防止病情加重。如果是冠状动脉近端出现狭窄,则尽快需要进行支架治疗,术后还需定期口服阿托伐他汀一类的调脂药物辅助治愈。最后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如果不引起重视,可能出现反复复发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02

2021-04-22

82466次收听

格林巴利后遗症是什么
格林巴利后遗症种类比较多,一般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多汗、大便秘结以及心动过速。而部分患者也会有脑脊液蛋白升高等颅神经症状,且腱反射也会减弱,四肢和躯干的运动能力也会随之发生一定障碍,还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感觉障碍。
02:26
心血管病的预防
心血管病包括很多种疾病,有高血压、心率衰竭、冠心病、瓣膜病等等。如何预防的问题是很复杂的,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而且很多情况无法预防,例如如果家族里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则要每年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危险因素,及早进行药物干预,生活方面要保证良好生活习惯。能够预防控制的措施是改良生活习惯,例如保持生活规律,要多运动、多锻炼;节制饮食,不要暴饮暴食,避免热量过高、高胆固醇饮食,保持标准体重;不吸烟、不饮酒等,这是真正预防冠心病我们能做到的常识性问题。遗传基因的表现,大概50%早晚都要出现,要认识到遗传因素的重要性,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危险因素,而进行早期的药物干预,避免出现心源性事件,如脑出血、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