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仰郁症如何控制不复发

发布时间:2020-04-2161553次收听

语音内容:

抑郁症想要控制不复发,需进行维持治疗,预防复发。

抑郁症急性期治疗时间为6~8周、巩固期治疗12周、维持期治疗6~12个月。对抑郁障碍患者追踪10年研究发现,75%~80%患者多次复发。有报道抑郁障碍第一次抑郁发作后,复发几率为50%,第2次为75%,第3次非常高。

若第一次发作且经药物治疗临床缓解的,药物的维持治疗时间多数为6个月到1年;若为第二次发作,主张维持治疗3~5年;若为第三次发作,应长期维持治疗,甚至终身服药。维持治疗药物的剂量应与治疗剂量相同,或可略低于治疗剂量,但应定期随访观察,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作用。

从临床经验来看,患者有好的个性,疗效好预后好。个性不良,预后不好易复发,因此,性格完善,促进自我成长。家属和患者都要注意的,完善性格,是预防复发最重要一环。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应对挫折、压力的能力,健全个性,培养爱好,适度宣泄压力,劳逸结合,多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完善,以便更好的适应环境和社会。做到“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提高的“胆商”:独立、自主意识、自信、大胆;“逆商”:应对压力、困难、承受挫折与批评的能力;“情商”:人际交往、情感的培养;“德商”:尊重、宽容、诚实、礼貌等道德品质的培养;“智商”:逻辑思维、学习兴趣的培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培养一个乐观的孩子
培养乐观的孩子需要家长通过积极引导、情绪管理和环境塑造等方式实现。主要有营造安全情感环境、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适度挫折教育、正向语言反馈、家长榜样示范等方法。
亲近大自然可助降低抑郁风险
亲近大自然有助于降低抑郁风险。自然环境通过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改善睡眠、促进社交和增加身体活动等多方面机制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01:44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抑郁
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抑郁症的分析如下:一、没有任何原因和理由,长时间感到情绪低落。二、无法在自己喜欢的事情和活动上面获得愉悦感。三、睡眠时间的失调,突然失眠或者长时间睡眠。四、食欲改变,突然暴食或没有胃口。五、行动或者动作变得迟缓。六、部分抑郁症患者没有理由感到愧疚感和罪恶感。七、无法集中注意力专注做某件事情。八、体重失调,体重暴增或体重突然减低。九、有自杀的念头。以上症状如果持续两周以上都有可能患有抑郁症,需要找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就诊。
学生重度抑郁症怎么办
学生患有重度抑郁应该马上到医院进行检查,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应该先让学生住院,一般患有重度抑郁症的学生往往会有自残、自杀的行为或念头,在医院可以让学生受到二十四小时的监控和保证。住院可以让患者更好的服用药物,使抑郁症可以得到快速的缓解和控制,如果患者拒绝入院治疗,家属一定要进行二十四小时的监护,保证患者身边时刻有人,以免发生意外,还要按时督促患者服用抗抑郁的药物,还可以请心理医生,对患者做一些心理疏导,使重度抑郁有效的减轻或消失。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1

90260次收听

如何自我缓解抑郁情绪
抑郁情绪在自我调节方面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推荐通过运动,积极的运动对于调节抑郁情绪非常有帮助,通过运动能够改善抑郁情绪。像跑步、打球、游泳、旅游、瑜伽等活动,都可以很好地缓解情绪。第二有规律的生活,抑郁情绪的人生活中缺乏一定的目标,没有规律,整个生活和作息时间处在紊乱的状态,因此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要设定生活、工作当中的小目标,而且要学会坚持。第三可以选择舒缓的音乐,好多舒缓的音乐对于改善情绪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第四也可以通过自我的心理分析,对于自己当前抑郁情绪要有分析,在分析的过程当中了解抑郁的情绪来源于什么,做自我认知的调整,自我心理的调整,用积极的情绪战胜负面情绪。第五多见阳光,有研究显示,日光能刺激体内分泌兴奋性递质,有助于抑郁情绪的改善。以上方法对于抑郁情绪的自我调节方面,都很有帮助。
语音时长 01:38

2021-05-20

97333次收听

抑郁症大脑损伤可逆吗
抑郁症通常不会对大脑带来实质性的损伤。但会对人的认知功能造成可逆性的损伤,其中比较多见的就是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以及情绪激动。抑郁症的发病率相对来说比较高,虽然并不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但会对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在平时会经常处在比较低落的情绪下。抑郁症这种疾病并不会对大脑带来实质性的损伤,如果在出现抑郁症期间出现了大脑方面的损伤,可能是服用的抗抑郁药物产生了副作用所引起的,一般都是可逆性的损伤,及时的治疗可以好转。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10

84960次收听

02:24
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很多,正常的疲劳、脑力使用过度和精神病性的问题、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情感障碍的患者都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另外过度疲劳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许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会在其他的疾病中有所体现,比如常见有各种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等等的表现。抑郁症病人,注意力不集中也是比较常见。躁狂的病人比较殊,表现为注意力飘忽。如果器质性的精神病,也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所以注意力不集中,不仅有身体的原因,还有精神方面的原因,但是大部分都是疾病的原因,所以如果长期地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一定要及时就医,排除疾病原因。
吃一片舍曲林怎样停药
患者如果是第一次吃一片舍曲林的话,那么只要下次不再服用该药物,就能够达到停药的效果,如果大家是每天吃一片舍曲林的话,那么就需要不断延长中间间隔的停药时间来达到,最终的停药目的,而舍曲林虽然具备着治疗各类心理疾病的效果,但是也会给大家的身体带来一些副作用。
怎么调理轻度抑郁症
轻度抑郁症在临床上,一般不推荐采用药物治疗,多是进行自我调理。因为吃药虽然很安全,也不导致大的副作用,但是吃药本身就有心理暗示,会让人觉得自己是病人,尤其是患上心理疾病,就会让人有病耻感,觉得心里不舒服;会觉得自己的事情、情绪不能自己做主,需要通过药物来帮助。很多抑郁症患者从潜意识里会认为抗抑郁剂就像吃兴奋剂,或者就像吸毒,自己本来不高兴,但服药后就会强迫自己高兴起来,这是一个很不自然情况。所以很多抑郁症患者希望自我调理,自我调理方法很多:比如因为工作压力大,可能就需要调整工作的节奏,要让自己主动减压;如果由于生活方式有问题,可能就需要增加运动、减肥;如果因为人际关系的问题,可以考虑结束一段关系或者开始一段新的关系等。另外,还可以看书籍,这些书籍我并不是一定要去研究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书,而是要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比如少看手机,可以看文学、历史、哲学的书籍;因为文学、历史、哲学都蕴含着很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对人生的思考可能都有帮助,有助于轻度抑郁症患者的病情缓解。
语音时长 01:26

2019-06-27

55435次收听

抑郁症有什么表现
及时发现抑郁症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了解抑郁症的表现,比如一个人少言寡语,几天都不说一句话,持续的失眠,不能自主的入睡,大脑特别的兴奋,患者还非常的自卑,经常弯腰低头,这些都是抑郁症的表现。
如何治疗抑郁症
出现抑郁症后,可以应用抗抑郁的药物缓解病情,同时加上心理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选择物理治疗;平时还可以采取音乐疗法,瑜伽疗法,饮食疗法,调节睡眠等方法自我调节,缓解病情。
03:21
抑郁症会失眠吗
抑郁症会导致失眠,失眠主要的表现是入睡困难,早醒甚至是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质量下降。在正常人群中,90%以上都有过失眠的体验。诊断失眠很宽泛,一周有三四天睡不着觉,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减少,持续一个月,才会诊断失眠。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没有到这状态。两三天睡不着了,两三天以后就睡着了,其实当有抑郁焦虑的时候,失眠是最先出现的症状。不是失眠会引起抑郁焦虑,而是当有抑郁焦虑的时候,失眠是最先出现的。当积极去治疗抑郁焦虑,失眠症状也会改善,所以并不是失眠引起的抑郁焦虑。其实抑郁和焦虑最先出现,大多最先出的症状是失眠,或者睡眠减少,或者睡眠容易出现早醒,甚至多梦、噩梦等。
01:46
抑郁症会头晕头胀吗
抑郁症可以引起头晕、头胀,主要是精神压力过大导致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在出现症状时,应该结合其他的疾病共同判断。抑郁症患者有些是以躯体的不适症状进行就诊,特别是出现头晕、头胀以及头痛等症状,患者一般在思维迟缓以及情绪低落的情况下出现这些症状。通常患者会感觉到郁郁寡欢,脑子反应比较慢,而且有时候会头脑空白,出现自我评价较低、觉得自己无用的情况。所以,患者会觉得活着没意思,会感觉到没有快乐的体验或感受,对事物没有兴趣,对于生活有一定压力,会觉得死是最好的结局,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自杀行为。
02:01
抑郁症前兆症状
就目前而言,患有抑郁症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了解抑郁症的前兆症状,对于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对于患有抑郁症的病人来说,有些会有前兆症状,有些没有前兆症状。其实患上抑郁症的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跟自己的性格有关系。另外,这种疾病的发生,与影响患者自身的人和事也有关系。患者出现前驱症状,是因为突然碰到一些重大的事情,比如最简单的天灾人祸,以及高考没考上的情况,患者就可以表现出消极、绝望等态度。但是,有些患者也没有前兆,莫名其妙就会觉得自己精力不支,会感到疲乏无力、睡不好觉、吃不好、做不好,就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对于抑郁症这种疾病,需要请专业的医生,来帮助患者认识自我。
更年期抑郁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更年期抑郁是指更年期妇女情绪的变化,出现焦虑、烦躁、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容易发脾气等症状。更年期是妇女从有生育能力到无生育能力的过渡期,妇女会发生内分泌的一些变化,其次和家庭环境以及自己的能力下降等也有一些关系。
语音时长 02:01

2018-08-10

4996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