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道瘙痒、排尿疼痛和尿道分泌物增多,需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诊并及时治疗。常见病因包括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同时需注意性伴侣同治和预防复发。
1.尿道瘙痒与灼热感
约60%患者首发症状为尿道口轻度瘙痒或灼热,排尿时加重。夜间症状可能更明显,部分患者误以为是普通尿路感染。这种不适感源于尿道黏膜受病原体刺激产生炎症反应,建议避免抓挠,及时就医进行尿道分泌物涂片或PCR检测。
2.排尿疼痛特点
排尿时出现刀割样或针刺样疼痛是典型表现,晨起第一次排尿症状最显著。疼痛多位于尿道中段,可能伴随尿频尿急。与淋病相比,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疼痛程度较轻但持续时间更长。保持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可减轻症状。
3.尿道分泌物特征
发病1-3周后出现稀薄浆液性分泌物,量少且多为透明或乳白色,晨起时常见尿道口结痂。与淋病的脓性分泌物不同,非淋菌性尿道炎分泌物需挤压尿道才能溢出。发现分泌物应立即停止性生活,避免传染。
4.并发症警示信号
未经治疗可能引发附睾炎(阴囊胀痛)、前列腺炎(会阴部坠胀)等并发症。女性患者易发展为盆腔炎,出现下腹痛、发热等症状。出现腰骶部酸痛或睾丸肿胀需立即就医,可能需延长抗生素疗程至14天。
5.诊断与治疗要点
确诊需进行尿道拭子核酸检测,推荐治疗方案包括:①阿奇霉素1g单次口服;②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连服7天;③左氧氟沙星500mg每日1次连服7天。治疗期间忌酒及辛辣食物,完成疗程后复查。
非淋菌性尿道炎症状具有隐蔽性,50%女性患者可能无症状但具有传染性。无论是否出现典型症状,高危性行为后都建议筛查。规范治疗可完全治愈,但重复感染可能导致耐药性,使用安全套是有效预防手段。治愈前应避免无保护性接触,衣物需高温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