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疱疹的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

病毒性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皮肤或黏膜簇集性水疱、疼痛及灼热感,治疗需抗病毒药物联合局部护理。核心应对措施为早期用药、创面保护和免疫力提升。
1. 症状表现
HSV-1型多引发口唇疱疹,表现为嘴唇周围红肿、水疱破溃后结痂;HSV-2型主要导致生殖器疱疹,特征为腹股沟或外阴部成簇水疱伴排尿刺痛。部分患者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新生儿感染可能出现角膜炎或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2. 药物治疗方案
口服阿昔洛韦需每日5次连续7-10天,泛昔洛韦采用每日3次给药方案,静脉注射更昔洛韦适用于免疫缺陷患者。局部涂抹喷昔洛韦乳膏每2小时一次,阿昔洛韦软膏配合碘伏消毒可预防继发感染。疼痛剧烈时口服布洛芬或局部利多卡因凝胶缓解。
3. 创面护理要点
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后保持患处干燥,水疱未破时外敷冷毛巾减轻肿胀,破损创面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生殖器疱疹患者应选择纯棉透气内衣,避免性生活至结痂脱落。口唇疱疹忌抓挠,进食用单独餐具。
4. 免疫调节措施
每日补充1000mg维生素C和50mg锌剂,连续服用3个月。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保证7小时睡眠。压力管理通过正念冥想或深呼吸练习,长期焦虑者可尝试认知行为疗法。
病毒性疱疹具有终身潜伏和复发性,复发率约20-50%。坚持规范治疗可缩短病程至5-7天,复发期间及时用药能减少病毒排放。高危人群应每季度检测HSV抗体,孕妇感染需立即产科干预。日常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紫外线强烈时做好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