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出血热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病毒性出血热早期表现为突发高热、肌肉酸痛、乏力,重症可能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甚至休克。关键症状包括发热、出血倾向、低血压及多器官损伤,需立即就医。
1. 发热与全身症状
典型病例以39℃以上高热起病,伴寒战、头痛及眼眶痛。部分患者出现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等"三红征",全身肌肉关节疼痛明显,尤以腰骶部为著。早期易误诊为流感,但出血热患者常伴有明显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2. 出血表现
病程3-5天可出现特征性出血症状。皮肤瘀点常见于腋下、胸背部,呈条索状抓痕样;黏膜出血表现为结膜下出血、牙龈渗血;重症者可见鼻衄、咯血、呕血、黑便及血尿。束臂试验阳性是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
3. 低血压与肾脏损害
发热后期可能出现低血压休克,表现为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肾脏损伤典型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尿、管型尿。部分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和急性肾衰竭,需血液透析治疗。
4. 实验室检查特征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血小板显著减少;凝血功能异常可见PT、APTT延长;生化检查常见转氨酶升高、肌酐尿素氮上升。确诊需依靠特异性抗体检测或病毒分离。
出现持续高热伴出血倾向应立即隔离就诊。治疗包括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输注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重症需进行血浆置换。早期使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有效,肾衰竭患者需及时透析。预防重点在于防鼠灭鼠,避免接触野生动物排泄物,野外作业者应做好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