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打了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关键词: #疫苗
关键词: #疫苗
狂犬疫苗注射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或乏力等轻微反应,严重过敏反应罕见。疫苗安全性经严格验证,接种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
1. 常见不良反应
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疼痛、红肿或硬结,通常1-3天自行缓解。部分人会出现37.5-38.5℃低热,伴随头痛或肌肉酸痛,可通过物理降温改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发生率约5%,建议少量多餐饮食。
2. 罕见严重反应
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低于1/100万,表现为呼吸困难、血压下降,需立即肾上腺素治疗。神经系统并发症如吉兰-巴雷综合征极为罕见,与疫苗相关性尚未完全明确。接种后出现高热超过39℃或持续呕吐需急诊处理。
3.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接种需评估暴露风险,现有数据未显示致畸作用。免疫缺陷患者可能抗体产生不足,建议暴露后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慢性病患者接种期间应监测原发病,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注射部位护理。
4. 正确应对措施
接种后留观30分钟可及时发现过敏反应。局部红肿可用冷敷缓解,避免抓挠注射部位。发热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忌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风险。接种周期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应答。
狂犬疫苗的不良反应多数轻微短暂,远低于狂犬病100%的致死风险。完成全程接种才能确保有效免疫保护,任何疑虑应咨询接种门诊而非自行中断。暴露后处置需严格遵循WHO推荐的十日观察法和疫苗接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