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是什么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是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的疾病,主要因上呼吸道阻塞或中枢神经调控异常导致,表现为打鼾、白天嗜睡,可能引发高血压和心脏病。治疗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器械辅助和手术干预。
1. 遗传因素
家族中存在颌面结构异常或肥胖基因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下颌后缩、舌体肥大等解剖特征可能通过遗传影响气道通畅性。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睡眠监测。
2. 环境因素影响
长期吸烟会引发咽喉黏膜水肿,酒精则会使肌肉松弛加重气道塌陷。卧室空气干燥会刺激呼吸道,使用加湿器并保持侧卧睡姿可减少发作频率。
3. 生理病理机制
肥胖者颈部脂肪堆积直接压迫气道,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舌体肥大。更年期女性激素变化使咽部肌肉张力下降,体重控制与激素替代治疗需同步进行。
4. 典型症状表现
夜间症状包括呼吸暂停超过10秒、憋醒后心悸,晨起头痛口干是典型信号。日间出现难以克制的嗜睡,驾驶时突发入睡需立即就医排查。
5. 非器械治疗方法
减重5%-10%可显著改善症状,采用地中海饮食配合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睡前4小时饮酒,抬高床头15度能减轻舌根后坠。
6. 器械治疗选择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首选,自动调压机型更舒适。口腔矫正器适用于轻中度患者,需牙科定制防止颞颌关节不适。
7. 手术干预方案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切除多余软组织,下颌前移术解决骨性狭窄,儿童腺样体切除需在3-6岁黄金期进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恢复较快。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是潜在致死性疾病,未经治疗者5年内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3倍。睡眠监测确诊后应坚持每晚使用呼吸机,每年复查多导睡眠图。合并糖尿病者需特别注意夜间血氧监测,及时干预可完全恢复正常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