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治什么病

芒硝是一种天然矿物中药,主要成分为硫酸钠,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消肿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实热积滞、便秘、目赤肿痛等病症。其核心作用包括软坚散结、导泻利水,外用时能缓解皮肤疮肿。
1. 芒硝的主要功效
芒硝性寒味咸苦,归胃、大肠经。内服后通过高渗作用使肠内水分增加,刺激肠壁蠕动,适用于热结便秘、腹胀疼痛。外敷可吸收疮面渗出液,减轻局部红肿热痛,常用于乳腺炎初期、痔疮肿痛。现代药理学证实其具有抗炎、利尿作用,辅助治疗黄疸水肿。
2. 临床主治病症
实热便秘:与大黄配伍增强泻下效果,适用于高热伴大便燥结。急性乳腺炎:纱布包裹芒硝外敷患处,每日更换2次。口腔溃疡:10%芒硝溶液含漱,每日3-5次。眼科用5%溶液冲洗结膜充血,皮肤湿疹可用芒硝冷湿敷。需注意孕妇及脾胃虚寒者禁用。
3. 具体应用方法
内服常用3-10克溶入温开水,清晨空腹服用。治疗胆结石可配伍金钱草30克煎服。外用治痔疮配苦参15克坐浴,乳腺炎与蒲公英捣敷。家庭可用芒硝500克装布袋,微波加热后热敷关节肿痛。储存需密封防潮,结块后药效降低。
芒硝作为传统泻下药,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与剂量。内服过量会导致剧烈腹泻脱水,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配合饮食调理如多饮蜂蜜水,避免与辛辣食物同服。外用时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停用,创面溃烂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