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早期症状包括胸痛、气短和乏力。预防需控制三高、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

1.冠心病病因

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家族中有冠心病史的人群需提高警惕。环境因素如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也会损伤血管内皮。生理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异常,这些疾病会加速动脉硬化。外伤如胸部撞击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或撕裂。病理因素从轻到重包括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引发血栓、最终导致血管完全堵塞。

2.早期典型症状

心绞痛是最常见表现,多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或下颌,持续2-15分钟,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加重。部分患者出现不典型症状如胃部灼热感、牙痛或背部疼痛。活动后气促是另一重要信号,爬三层楼梯即需休息提示心功能下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突然惊醒可能预示左心衰竭。

3.诊断与治疗

冠状动脉CTA是无创检查首选,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程度。药物治疗包含三大类: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可快速缓解心绞痛;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降低胆固醇。血运重建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球囊扩张和搭桥手术,适用于严重狭窄患者。

4.生活方式干预

地中海饮食模式值得推荐,每日摄入30克坚果、每周至少两次深海鱼类。有氧运动选择快走或游泳,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强度。压力管理可通过正念冥想实现,每天15分钟练习能降低皮质醇水平。冬季晨练应推迟至日出后,避免冷空气诱发血管痉挛。

冠心病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病,定期检测血压血糖血脂,出现不明原因胸痛及时做心电图检查。保持健康体重(BMI小于24)、腰围(男性小于90cm,女性小于85cm)能显著降低发病风险,确诊患者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并随身携带急救硝酸甘油。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