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耳朵疼怎么办耳朵里面疼

小孩耳朵疼可能由中耳炎、外耳道感染或异物刺激引起,需根据病因选择抗生素滴耳液、热敷或就医取出异物。常见诱因包括感冒、游泳进水或掏耳不当,家庭护理可尝试温热毛巾敷耳、保持耳道干燥。
1. 中耳炎是儿童耳痛最常见原因,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或病毒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腔,引发积液和炎症。表现为夜间疼痛加剧、发热或听力下降。治疗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需医生处方),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疗程通常7-10天。哺乳期婴儿需保持半竖立姿势喂奶,避免奶液逆流。
2. 外耳道炎常因掏耳划伤或游泳进水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见。症状为拉扯耳廓时疼痛加重,可能伴随黄色分泌物。可用碘伏消毒外耳道后,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游泳时使用硅胶耳塞,洗澡后用电吹风低温档距耳朵20厘米吹干。
3. 异物堵塞多见于3岁以下幼儿,常见玩具零件或食物残渣。表现为单侧突发疼痛伴烦躁哭闹。家长切勿自行用镊子掏取,尖锐异物可能刺破鼓膜。医院耳鼻喉科配备专业吸引器和耵聍钩,5分钟即可安全取出。预防需将小物件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4. 气压性耳痛多发于飞机起降或高原旅行,因咽鼓管功能未发育完善导致。可通过咀嚼口香糖、频繁吞咽缓解。严重者使用盐酸羟甲唑啉鼻喷剂收缩鼻腔黏膜,但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乘坐飞机前避免饮用碳酸饮料。
耳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38.5℃以上发热需立即就诊。鼓膜穿孔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突发剧痛后出现耳道流血需急诊处理。日常避免使用棉签深入清洁耳道,儿童鼻腔分泌物增多时应及时清理,减少擤鼻涕时捏双侧鼻孔的粗暴动作。耳部神经分布密集,及时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