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症是什么病,怎么样治疗

妇科编辑 医颗葡萄
14次浏览

腺肌症是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疾病,典型症状为痛经月经量多和不孕。治疗需根据症状轻重选择药物、手术或保守管理,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1. 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家族聚集倾向,可能与基因突变相关。直系亲属中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腺肌症病史者,患病风险增加2-3倍。建议有家族史的女性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

2. 激素水平异常

雌激素过度刺激是主要诱因。多次妊娠、人工流产会破坏子宫基底层,促使内膜向肌层生长。临床数据显示,35-50岁经产妇发病率达20%-35%。控制激素水平的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孕激素制剂和GnRH-a类药物。

3. 宫腔操作损伤

剖宫产、刮宫等手术可能造成子宫壁损伤。研究显示经历3次以上宫腔操作的女性,患病风险提升40%。减少不必要的宫腔手术,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 慢性炎症刺激

长期盆腔炎症会导致子宫肌层防御机制减弱。定期妇科检查发现盆腔炎应及时治疗,避免发展为慢性炎症。急性发作期需足疗程使用抗生素,配合局部理疗。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方面,地诺孕素可抑制内膜增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持续释放药物,GnRH-a类药物每月注射可暂时降低雌激素水平。手术治疗包括病灶切除术保留子宫,子宫动脉栓塞术阻断血流供应,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需求者。保守管理推荐热敷缓解疼痛,低频脉冲电刺激改善血液循环,瑜伽训练增强盆底肌力。

腺肌症需要长期管理,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病灶变化。痛经加重或经期失血过多时需及时就诊,血红蛋白低于80g/L应考虑输血治疗。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适度运动有助于症状控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