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拉肚子什么原因造成的

婴儿拉肚子主要因消化系统未成熟、感染或喂养不当引起,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性肠炎、乳糖不耐受、食物过敏等。应对需及时补液防脱水,调整饮食,必要时就医。
1. 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是婴儿腹泻最常见原因,表现为水样便、发热、呕吐。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需注意奶瓶消毒、勤洗手。轻度腹泻可口服补液盐,严重时需静脉补液。
2. 细菌感染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多因食物污染导致,粪便中可见黏液或血丝。需化验大便常规,轻症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中重度需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阿莫西林。
3. 喂养问题
过早添加辅食、奶粉冲调过浓可能引发消化不良。母乳喂养儿需检查母亲饮食是否含过敏原,如牛奶、海鲜。建议暂停新辅食,改用低乳糖奶粉,少量多次喂养。
4. 乳糖不耐受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常见于肠炎后,表现为喝奶后立即腹泻。可临时改用无乳糖奶粉,或添加乳糖酶制剂,如康丽赋乳糖酶,每次喂奶前滴入4-6滴。
5. 过敏因素
牛奶蛋白过敏多见于配方奶喂养儿,伴随湿疹、血便。需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如纽太特,母乳喂养母亲应忌口奶制品至少2周观察效果。
观察婴儿精神状态和尿量是关键。出现嗜睡、眼窝凹陷、6小时无尿需急诊。预防应注意哺乳卫生,辅食添加从单一到多样,每次新增食物观察3天。持续腹泻超过2周要考虑慢性腹泻,需排查免疫缺陷或先天性代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