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症状

肾结核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腰部疼痛及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典型表现包括慢性膀胱刺激征、脓尿以及影像学检查显示的肾脏结构破坏。
1. 泌尿系统症状
尿频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患者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尤其夜间更为显著。尿急表现为突然产生的强烈排尿欲望,常伴随尿痛,排尿时尿道或下腹部出现灼热感或刺痛。约50%患者出现血尿,多为终末血尿,少数为全程血尿。这些症状与结核杆菌侵犯膀胱黏膜引发炎症反应有关。
2. 局部疼痛与体征
约30%患者出现腰部钝痛或酸痛,多为一侧性,与肾脏包膜受牵拉或输尿管梗阻相关。部分患者体检可触及肿大的肾脏,伴有叩击痛。当合并肾积水时,疼痛可能呈阵发性加剧。晚期患者可能出现消瘦、贫血等消耗性体征。
3. 全身性症状
活动期患者常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午后发热明显。盗汗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大量出汗,需更换衣物。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与结核毒素吸收及营养消耗有关。约20%患者合并其他器官结核,如肺结核可能引起咳嗽、咯血。
4. 实验室检查特征
尿常规检查可见脓尿和镜下血尿,尿沉渣抗酸染色阳性率约30-50%。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提示结核感染,但需结合临床判断。影像学检查中,IVP可见肾盏虫蚀样改变,CT能清晰显示空洞性病灶和钙化灶。尿结核杆菌培养是确诊金标准,但需4-8周时间。
肾结核症状易与普通尿路感染混淆,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膀胱刺激症状,或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慢性膀胱炎",应及时进行结核筛查。早期诊断和规范抗结核治疗可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肾自截或膀胱挛缩等严重并发症。建议疑似患者尽早就医完善尿结核杆菌PCR、泌尿系CT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