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类共计41种传染病吗

传染科编辑 医路阳光
208次浏览

关键词: #传染病

中国法定传染病确实分为甲、乙、丙三类共40种(2023年数据),其中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分类依据传染性、危害程度及防控需求,不同类别对应差异化的管理措施和上报时限。

1. 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2种,属于强制管理类型。要求城镇2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上报,需对患者及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治疗、疫区封锁等严格措施。例如霍乱患者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连续2次粪便培养阴性,接触者医学观察5天。

2. 乙类传染病涵盖27种疾病,实施严格管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均属此类,要求24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针对不同疾病采取特异性防控:肺结核患者需规范服用异烟肼+利福平组合药物6-8个月;乙肝患者可选用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麻疹病例需隔离至出疹后5天。

3. 丙类传染病含11种,属于监测管理类型。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疾病纳入此类别,医疗机构发现后24小时内上报。防控侧重日常预防:流感季前接种三价疫苗;手足口病流行期可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患儿用品;感染性腹泻患者需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法定传染病分类会根据疾病谱变化动态调整。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乙类并按甲类管理,2023年调整为乙类管理。公众应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呼吸道疾病戴口罩、消化道疾病勤洗手、血源性疾病避免共用注射器。出现持续发热、皮疹、腹泻等典型症状应及时就诊,医疗机构对确诊案例均会依法采取对应防控措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