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呼吸
关键词: #呼吸
呼吸机的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正确操作涉及模式选择、参数调节、清洁维护等多个环节,主要注意事项包括佩戴适配、参数监测、并发症预防、日常消毒及定期随访。
1、模式选择:
呼吸机分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等模式。CPAP适用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通过单一压力维持气道开放;BiPAP则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需差异吸气压与呼气压的情况。模式选择需由医生根据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等结果综合评估。
2、参数调节:
初始压力通常设置为4-6厘米水柱,后续根据血氧饱和度监测逐步调整。潮气量需控制在6-8毫升/公斤体重,呼吸频率成人设为12-20次/分。参数调整后需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闷、气促等不耐受反应,必要时通过动脉血气分析验证疗效。
3、佩戴适配:
鼻罩或面罩应选择医用级硅胶材质,边缘需完全贴合面部避免漏气。鼻罩适用于可自主闭口呼吸者,全脸面罩则适合口呼吸患者。佩戴后以两根手指能轻松插入固定带间隙为宜,过紧可能导致皮肤压疮,过松则降低通气效率。
4、并发症预防:
常见问题包括鼻黏膜干燥、胃胀气及气压伤。加温湿化器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可缓解呼吸道刺激。使用前30分钟避免进食减少误吸风险,出现耳痛或胸痛需立即停机检查。长期使用者应定期眼科检查排除高眼压风险。
5、设备维护:
过滤棉每周更换一次,管路系统每月用专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主机避免阳光直射且远离水源,湿化罐每日换水并使用蒸馏水。每月检测压力传感器精度,每年由厂商进行气密性校验,备用电池需保持50%以上电量。
日常使用中建议记录晨起血氧值、夜间觉醒次数等指标,配合戒烟、控制体重等生活方式改善。睡眠时保持侧卧位可减少气道塌陷,使用期间避免饮酒或镇静药物。出现持续头痛、嗜睡等二氧化碳潴留症状时需及时复诊调整参数,旅行时需携带医用证明以便安检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