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怎么回事什么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 #肛裂
关键词: #肛裂
肛裂可能由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肛门局部感染、肛门括约肌痉挛、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温水坐浴、药物治疗、括约肌松弛术、肛裂切除术等方式治疗。
1、大便干燥:
粪便过硬是肛裂最常见诱因,干燥粪块通过肛门时机械性撕裂肛管皮肤。长期纤维素摄入不足或饮水过少会导致肠道内容物水分被过度吸收。改善方法包括每日饮用2000毫升温水,增加火龙果、燕麦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
2、排便用力:
如厕时过度屏气增加腹压,会使肛管承受超过正常3-4倍的压力。长期便秘者因反复用力排便易造成肛管后正中线缺血,该区域血供本就薄弱。建议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采用蹲姿如厕可减小直肠肛管角。
3、肛门感染:
肛窦炎等局部感染可能引发肛管溃疡,与粪便摩擦形成恶性循环。临床常见肛门潮湿瘙痒后继发裂伤,多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每日早晚用40℃淡盐水坐浴10分钟能改善局部微循环。
4、括约肌痉挛:
肛管外括约肌持续性收缩会导致局部供血不足,这类患者疼痛呈周期性加剧。可能与神经反射异常有关,表现为排便后持续数小时的痉挛性疼痛。硝酸甘油软膏能有效缓解肌肉痉挛。
5、慢性炎症:
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会引发肛管溃疡迁延不愈,这类肛裂多位于肛管侧方。需通过肠镜明确原发病,常伴有腹泻、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生物制剂对控制肠道炎症效果显著。
肛裂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减少摩擦。每日进行提肛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力量,建议分早中晚三组练习,每组收缩放松肛门20次。急性期出行可垫纯棉卫生巾吸收渗液,便后使用婴儿湿巾轻柔清洁。若出现发热或持续出血需立即就医排除肛周脓肿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