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草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关键词: #转氨酶
关键词: #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升高可能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心肌梗死、肌肉损伤等原因引起,长期异常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心肌细胞坏死等危害。
1、病毒性肝炎:
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因,病毒复制会直接破坏肝细胞膜,导致谷草转氨酶释放入血。患者常伴随乏力、黄疸等症状,需通过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索磷布韦联合保肝治疗,定期监测肝脏弹性成像评估纤维化程度。
2、酒精性肝病:
长期每日饮酒超过40克乙醇会引发肝细胞脂肪变性,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使线粒体功能受损。典型表现为肝区胀痛和蜘蛛痣,需立即戒酒并补充B族维生素,严重时需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修复肝细胞膜。
3、药物性肝损伤:
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超量使用时,代谢产物N-乙酰对苯醌亚胺耗竭谷胱甘肽储备,造成肝细胞坏死。常见于感冒药滥用者,需停用可疑药物并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
4、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内的谷草转氨酶大量入血,通常伴有胸痛和心电图ST段抬高。需紧急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恢复血流,并监测肌钙蛋白动态变化。
5、肌肉损伤:
横纹肌溶解症或剧烈运动后,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酶类外漏,常伴随肌酸激酶同步升高。需大量补液碱化尿液预防肾损伤,必要时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日常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奶蓟草提取物,避免熬夜及重体力劳动。每月复查肝功能指标,若持续升高超过3个月需进行肝脏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合并腹水或意识障碍时提示肝衰竭可能,需立即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