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样动脉硬化和动脉血管斑块一样吗

粥样动脉硬化和动脉血管斑块属于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阶段,粥样动脉硬化是动脉血管斑块形成的基础疾病。动脉血管病变的发展主要有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炎症反应、斑块形成、斑块破裂五个关键环节。
1、血管内皮损伤:
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内皮屏障完整性破坏。受损内皮表面黏附分子表达增加,为后续炎症细胞浸润创造条件。此阶段可通过控制血压血糖、戒烟等措施延缓进展。
2、脂质沉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渗透到受损血管内膜下,被氧化修饰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巨噬细胞吞噬氧化脂质后转化为泡沫细胞,沉积在内膜下层形成脂质条纹。调节血脂水平是阻断该环节的核心措施。
3、炎症反应:
泡沫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招募更多单核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形成纤维帽。持续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抗炎治疗和地中海饮食模式有助于缓解血管炎症状态。
4、斑块形成:
脂质核心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成熟斑块,根据成分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稳定斑块含较多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不稳定斑块脂质核心大、纤维帽薄。他汀类药物能稳定斑块结构。
5、斑块破裂:
不稳定斑块纤维帽在血流剪切力作用下破裂,暴露的脂质核心触发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急性血栓堵塞血管可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抗血小板药物能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不少于500克蔬菜水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三项指标,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等血管评估。出现胸闷、肢体无力等缺血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长期吸烟者应接受专业戒烟指导,饮酒量每日不超过25克酒精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