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是检查什么的

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核心指标,主要用于糖尿病诊断、治疗效果监测及并发症风险预测。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主要有反映平均血糖水平、辅助糖尿病诊断、评估治疗方案、预测血管并发症、指导个体化治疗。
1、反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其浓度与120天内平均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该指标不受短期饮食、运动或应激影响,能客观反映患者近2-3个月的血糖控制状况。
2、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化血红蛋白≥6.5%作为糖尿病诊断切点。该指标能发现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高血糖的隐匿病例,弥补单次血糖检测的局限性,提高糖尿病筛查准确性。
3、疗效评估:通过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变化,可判断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治疗达标值通常设定为<7%,年轻患者或需更严格控制在6.5%以下。
4、并发症预测:糖化血红蛋白每升高1%,微血管病变风险增加37%,心肌梗死风险增加18%。持续高于9%的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的概率显著增高。
5、个体化调整: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可调整降糖方案,如联合用药、胰岛素剂量优化。对妊娠糖尿病需更频繁监测,控制在6%以下以降低胎儿畸形风险。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配合每日血糖监测。控制目标需结合年龄、病程及并发症情况个体化设定,同时注意均衡饮食、规律运动、足部护理等综合管理。血糖波动大者可采用动态血糖监测补充评估,定期筛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