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原理

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原理是基于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铜离子形成紫色络合物。该反应主要涉及双缩脲试剂中的氢氧化钠、硫酸铜及酒石酸钾钠三种成分协同作用。
1、碱性环境:
氢氧化钠提供强碱性环境,使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暴露并解离出氢离子,形成带负电的肽键结构。碱性条件还能维持铜离子稳定存在,避免其形成氢氧化铜沉淀。
2、铜离子络合:
硫酸铜解离出的二价铜离子与肽键中的氮原子和羰基氧原子配位,形成四配位的紫色络合物。每个铜离子可同时与4-6个肽键结合,络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3、稳定剂作用:
酒石酸钾钠作为铜离子络合剂,防止碱性环境下铜离子沉淀。其羧酸根与铜离子形成可溶性复合物,确保铜离子均匀分散于溶液中,提高检测灵敏度。
4、肽键特异性:
反应特异性依赖于蛋白质特有的多肽链结构。游离氨基酸或二肽因缺乏足够肽键数量不显色,三肽以上才能产生可见颜色变化,故该法对蛋白质具有高度选择性。
5、干扰因素:
铵盐类物质会与铜离子竞争结合产生假阳性,需提前透析去除。某些含硫化合物可能还原铜离子导致假阴性,检测前应避免使用β-巯基乙醇等还原剂。
实际操作时需将待测液与双缩脲试剂按1:1比例混合,室温静置10分钟后观察显色。该方法适用于血清、组织匀浆等样本的粗蛋白定量,检测范围通常为1-10毫克每毫升。注意比色前需充分混匀避免铜离子沉淀影响读数,强碱性环境可能腐蚀比色皿,建议使用石英材质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