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怎么治疗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通过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去甲基化治疗、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通常由基因突变、造血微环境异常、免疫失调、化学物质暴露、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针对贫血可输注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减少时输注血小板制剂,感染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提升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感染风险。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及铁蛋白水平,预防铁过载。
沙利度胺及其衍生物来那度胺可调节免疫微环境,尤其适用于5q-染色体缺失亚型。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可用于伴自身免疫现象的患者。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感染征兆。
地西他滨和阿扎胞苷通过抑制DNA甲基化酶,改善造血克隆异常。适用于中高危患者,需连续3-5天皮下或静脉给药,每4-6周重复疗程。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
小剂量阿糖胞苷适用于进展期患者,拓扑替康等药物可用于原始细胞比例增高者。强化疗方案多用于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高危病例,需配合生长因子支持。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根治手段,适用于年龄小于65岁且配型成功的患者。移植前需进行清髓性预处理,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日常需保持饮食均衡,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避免腌制食品和酒精摄入,注意口腔及会阴部清洁。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导致出血。居住环境保持通风,远离苯类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定期复查血象和骨髓穿刺,出现发热、皮下瘀斑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