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患儿有什么表现

房室传导阻滞患儿主要表现为心悸、乏力、头晕,严重者可出现晕厥或心力衰竭。症状轻重与传导阻滞程度相关,一度阻滞多无症状,二度以上可能出现心搏脱漏感,三度阻滞常伴随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敏感儿童可能主诉轻微心悸或胸部闷胀感,活动后症状可能加重。这类症状多因房室传导延迟导致心房心室收缩不同步引起,心电图显示PR间期延长超过0.20秒。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监测病情进展。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患儿易出现活动耐力下降,表现为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或轻度头晕,尤其在体育课时症状明显。这与间歇性心室漏搏导致脑供血不足有关,听诊可发现心音脱落。建议调整运动强度,保证充足休息,必要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二度II型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可能突发短暂意识丧失,常见于体位改变或情绪激动时。晕厥发作与长时间心室停搏相关,心电图显示QRS波群突然脱落。此类患儿需立即就医评估,警惕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由于心房心室完全分离,心室率常低于50次/分,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听诊可闻及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及"大炮音",超声心动图可能显示心脏扩大。需紧急安装临时起搏器并评估永久起搏器植入指征。
慢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可能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运动能力落后等发育迟缓表现。长期心输出量不足影响全身供氧,尤其多见于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需定期评估生长发育曲线,加强营养支持与康复训练。
房室传导阻滞患儿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感染诱发症状加重。饮食宜选择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如鱼肉、鸡蛋、新鲜果蔬等,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运动方面建议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禁止竞技性体育运动。家长应学会测量脉搏并记录异常变化,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病情。冬季注意保暖防寒,预防呼吸道感染。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