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患者的饮食原则

糜烂性胃炎患者的饮食原则包括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食物、保证营养均衡、注意饮食卫生。
每日进餐5-6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300-400毫升,可减轻胃部负担。两餐间隔时间建议2-3小时,避免空腹状态刺激胃酸分泌。进食时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有助于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禁食辛辣调味品如辣椒、芥末,限制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品。避免油炸食品、腌制食品及过冷过热食物,温度建议保持在40-50摄氏度。酒精类饮品会直接损伤胃黏膜,需严格戒除。
主食以软米饭、馒头、面条为主,蛋白质可选择鱼肉、鸡胸肉等白肉。蔬菜需煮至软烂,推荐南瓜、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水果去皮去籽后食用,苹果、香蕉等较为适宜。
每日需摄入优质蛋白质60-80克,可选用鸡蛋羹、豆腐等易吸收形式。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有助于黏膜修复。脂肪摄入控制在每日50克以下,以植物油为主。
食材需彻底清洗,烹饪过程生熟分开。剩菜剩饭需冷藏保存,再次食用前充分加热。餐具定期消毒,避免幽门螺杆菌等病原体感染。
饮食调理需配合规律作息,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加重症状。出现持续上腹痛、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可记录饮食日志,帮助识别个体不耐受食物。长期遵循饮食原则有助于黏膜修复和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