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伤和胸膜炎怎么区别

肌肉拉伤与胸膜炎可通过疼痛特征、伴随症状、诱发因素、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区分。主要区别包括疼痛性质、呼吸影响、局部体征、疾病诱因及实验室指标。
肌肉拉伤多为急性撕裂样疼痛,活动患侧上肢或深呼吸时加重,按压痛感局限在肌肉走行区域。胸膜炎疼痛呈刀割样,随呼吸运动呈周期性加剧,疼痛范围与胸膜病变部位一致。
胸膜炎患者常因疼痛出现浅快呼吸,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显著加重,部分出现胸膜摩擦感。肌肉拉伤对呼吸频率影响较小,主要表现为患侧肢体活动受限,深呼吸时疼痛程度轻于胸膜炎。
肌肉拉伤可见局部肿胀、淤青,触诊可及肌肉紧张或断裂凹陷,被动牵拉试验阳性。胸膜炎体格检查可闻及胸膜摩擦音,严重者出现胸腔积液征象如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
肌肉拉伤多有明确外伤史或运动过度史,常见于搬重物、剧烈运动后。胸膜炎多继发于肺部感染、结核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患者存在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胸膜炎患者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胸部X线或CT显示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肌肉拉伤超声检查可见肌纤维连续性中断,MRI能清晰显示肌肉损伤程度,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
建议疑似胸膜炎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半卧位缓解呼吸困难,发热期间需补充电解质饮料。肌肉拉伤急性期应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压迫、抬高),48小时后可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两类疾病均需避免盲目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胸膜炎患者需严格完成抗感染疗程,肌肉拉伤恢复期可逐步进行拉伸训练预防粘连。若出现持续胸痛伴呼吸困难、咯血或高热不退,需立即就医排除肺栓塞等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