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有什么区别

低钾血症与高钾血症的主要区别在于血钾浓度异常方向、病因机制及临床表现不同。低钾血症指血清钾低于3.5毫摩尔/升,高钾血症则超过5.5毫摩尔/升,两者在电解质失衡原因、症状特征及处理原则上存在显著差异。
低钾血症表现为血钾浓度低于正常下限(3.5毫摩尔/升),常见于钾摄入不足、胃肠道丢失或肾脏排钾过多;高钾血症则血钾浓度超过5.5毫摩尔/升,多因钾排泄障碍、细胞内钾外移或过量补钾导致。实验室检查是鉴别两者的首要依据。
低钾血症可能与长期腹泻、利尿剂使用、醛固酮增多症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肌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高钾血症多由肾功能衰竭、酸中毒、保钾利尿剂使用引发,易出现心率减慢、心电图T波高尖等表现。
低钾血症早期表现为乏力、腹胀,严重时可致呼吸肌麻痹;高钾血症初期症状隐匿,血钾超过6.5毫摩尔/升时可能突发心脏骤停。两者虽均可引起心律失常,但低钾血症多表现为室性早搏,高钾血症更易出现传导阻滞。
低钾血症需根据病因选择口服或静脉补钾,同时纠正镁缺乏等共存问题;高钾血症急性期需钙剂拮抗心肌毒性、胰岛素促进钾内移,慢性期通过透析或排钾利尿剂降低血钾。治疗过程中需持续监测心电图变化。
低钾血症患者应增加香蕉、橙子、菠菜等富钾食物摄入;高钾血症需限制高钾蔬果及代盐产品,避免饮用浓肉汤。两类患者均需定期复查血钾,肾功能不全者需严格遵循个体化饮食方案。
对于电解质紊乱患者,日常需注意记录尿量变化及肢体肌力情况。低钾血症者运动时需防范跌倒风险,高钾血症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出现心悸、肢体麻木等警示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长期服用利尿剂或肾病患者建议每3个月监测电解质。烹饪时可选择钾含量可控的食材处理方式,如蔬菜焯水减少钾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