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表现

小儿肱骨干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及异常骨擦音,严重者可伴随神经血管损伤症状。
骨折后患处出现持续性锐痛,触碰或移动患肢时疼痛加剧。患儿常因疼痛拒绝他人触碰患肢,婴幼儿表现为哭闹不安。疼痛源于骨折端骨膜撕裂和周围软组织损伤,需及时固定以减轻症状。
骨折后24小时内局部软组织迅速肿胀,皮下可见淤血斑。肿胀程度与骨折严重性相关,严重肿胀可能压迫血管神经。需抬高患肢并冷敷处理,但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骨折端移位可导致患肢成角、短缩或旋转畸形,肉眼可见异常突起或凹陷。肱骨中下段骨折易出现"枪刺样"畸形。发现明显畸形时禁止自行复位,需专业医师处理。
患侧上肢主动及被动运动均受限,患儿无法完成抬臂、握物等动作。检查时可能闻及骨擦音,但非必要情况下不应刻意测试,以免加重损伤。
若骨折累及桡神经沟,可能出现手腕下垂、拇指背伸无力等桡神经损伤表现。严重移位骨折可能伴随桡动脉搏动减弱,提示血管受压,需紧急处理。
患儿骨折后应保持患肢制动,用三角巾临时固定避免二次损伤。饮食需增加富含钙质的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等,配合适量维生素D促进骨骼愈合。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肩肘关节功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至骨痂完全形成。定期复查X线观察对位情况,若出现患肢麻木、苍白等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