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身骨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周身骨痛可能由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维生素D缺乏、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及老年人,骨代谢失衡导致骨密度下降;骨关节炎与关节软骨退化相关;纤维肌痛属于非关节性风湿病;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磷代谢;类风湿性关节炎则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的疾病,多发于绝经后女性和65岁以上人群。雌激素水平下降加速骨流失,长期钙摄入不足、缺乏运动、吸烟酗酒均为危险因素。典型表现为腰背痛、身高缩短,严重者可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治疗需补充钙剂、维生素D,医生可能开具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抗骨吸收药物。
骨关节炎主要累及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关节软骨磨损引发骨赘形成。肥胖、关节劳损、先天畸形是常见诱因,表现为晨僵小于30分钟、活动后关节疼痛。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治疗包括减重、关节保护训练,医生可能选用塞来昔布、双醋瑞因等药物缓解症状,晚期需考虑关节置换术。
纤维肌痛属于中枢敏化综合征,特征为广泛性肌肉骨骼疼痛伴特定压痛点敏感。睡眠障碍、肠道功能紊乱常伴随发生,发病与神经递质失调有关。诊断需排除其他风湿性疾病,治疗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医生可能使用普瑞巴林、度洛西汀调节神经传导。
维生素D缺乏导致肠道钙吸收减少,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发骨软化症。日照不足、肝肾疾病、抗癫痫药物使用是主要诱因,表现为弥漫性骨痛、肌无力。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可确诊,治疗需补充维生素D3制剂,配合每日600-800mg钙摄入。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慢性滑膜炎性疾病,自身抗体攻击关节滑膜导致骨侵蚀。晨僵超过1小时、对称性小关节肿痛是典型症状,可伴有类风湿结节。抗CCP抗体检测具有特异性,治疗需早期使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抗风湿药,生物制剂适用于中重度患者。
建议每日摄入3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每周进行3次30分钟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吸烟及过量饮酒,65岁以上人群应定期检测骨密度。出现持续骨痛伴体重下降、夜间痛醒需及时就诊,风湿免疫指标筛查有助于鉴别诊断。烹饪时可选用深海鱼、蘑菇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材,夏季避开正午时段接受15分钟日光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