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些情况下妈妈们不宜进行哺乳

关键词: #哺乳
关键词: #哺乳
妈妈们不宜进行哺乳的情况主要有母亲患有传染性疾病、使用特定药物、存在严重乳房疾病、婴儿患有特殊代谢疾病、母亲接受放射性治疗或化疗。
母亲若患有艾滋病、活动性肺结核、未治疗的布鲁氏菌病等可通过乳汁传播的疾病时需停止哺乳。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母乳直接感染婴儿,需在医生指导下改用配方奶粉喂养。部分病毒感染如急性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伴e抗原阳性时也需暂停哺乳。
使用抗肿瘤药物、放射性同位素制剂、部分精神类药物(如锂盐)、麦角胺类衍生物等特殊药物期间应暂停哺乳。多数药物会通过乳汁分泌,可能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必要时选择不影响哺乳的替代药物。
急性乳腺炎伴脓肿形成、乳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未治疗的乳腺结核等情况需暂停患侧哺乳。乳房局部病变可能改变乳汁成分或增加感染风险,需待治疗痊愈后恢复哺乳。轻度乳腺炎在医生指导下可继续健侧哺乳。
婴儿若确诊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等遗传代谢疾病时需停止母乳喂养。这些疾病患儿无法正常代谢乳汁中的特定成分,需改用特殊医学配方奶粉。确诊需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及相关基因检测。
母亲接受放射性核素检查后24-48小时内、化疗期间及化疗后1周内不宜哺乳。放射线和化疗药物会残留在乳汁中,可能对婴儿造血系统造成损害。需待体内药物完全代谢后再评估哺乳安全性。
除上述医学禁忌外,哺乳期母亲应保持均衡饮食,每日增加500千卡热量摄入,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的鱼类、禽肉及豆制品,适量补充含钙丰富的乳制品。注意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摄入酒精、咖啡因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如每天30分钟散步或产后瑜伽,有助于维持乳汁质量。哺乳前后需清洁双手及乳头,选择透气棉质哺乳内衣,避免乳房受压。出现乳汁淤积时可温敷后轻柔按摩,若持续胀痛或发热应及时就医。建立固定哺乳节奏,保持心情愉悦对维持泌乳量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