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会怎么样 急性呼吸衰竭的危害须知

关键词: #呼吸
关键词: #呼吸
急性呼吸衰竭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主要危害包括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酸碱平衡紊乱、循环系统衰竭及神经系统损伤。
急性呼吸衰竭时肺泡通气不足或换气功能障碍,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机体重要器官如大脑、心脏、肾脏等会因缺氧出现功能障碍,表现为意识模糊、心肌缺血、少尿等症状。需立即通过氧疗或机械通气纠正缺氧状态。
通气功能严重受损时二氧化碳排出受阻,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超过50毫米汞柱。高碳酸血症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发二氧化碳麻醉,表现为嗜睡、扑翼样震颤甚至昏迷。需通过改善通气或使用呼吸兴奋剂促进二氧化碳排出。
缺氧导致无氧代谢增加产生大量乳酸,引发代谢性酸中毒;二氧化碳潴留则造成呼吸性酸中毒。严重酸中毒会抑制心肌收缩力,诱发心律失常,需通过纠正原发病因及静脉输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调节。
缺氧和酸中毒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下降,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增快等休克表现。肺动脉高压可能引发右心衰竭,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淤血。需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脑组织对缺氧极为敏感,持续5分钟以上缺氧可造成不可逆损伤。患者可能出现烦躁、抽搐、瞳孔散大等脑水肿表现,严重者发展为脑死亡。需采取亚低温治疗、脱水降颅压等脑保护措施。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通风。饮食选择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心脏负荷。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肌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逐步增加活动量。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避免受凉感冒等诱发因素,定期复查动脉血气及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