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会引起肝功能损伤吗 急性胆囊炎有哪些危害

消化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19次浏览

关键词: #胆囊炎 #胆囊

急性胆囊炎可能引起肝功能损伤,其危害主要包括胆道梗阻、感染扩散、胆囊穿孔、肝功能异常及脓毒血症。

1、胆道梗阻:

急性胆囊炎发作时,胆囊壁充血水肿可能导致胆总管受压或结石嵌顿,引发胆汁排泄障碍。胆汁淤积会直接刺激肝细胞,造成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严重时可出现黄疸。解除梗阻需通过内镜取石或胆囊切除术。

2、感染扩散:

胆囊内细菌感染可能通过门静脉系统蔓延至肝脏,形成肝脓肿或肝炎。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患者会出现寒战高热、肝区叩击痛等症状。治疗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

3、胆囊穿孔:

胆囊壁缺血坏死可能导致穿孔,胆汁漏入腹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这种情况常发生于发病72小时后,表现为全腹肌紧张和反跳痛。紧急手术需进行腹腔冲洗引流,并评估是否需肝部分切除术。

4、肝功能异常:

炎症反应释放的细胞因子会损伤肝细胞,导致转氨酶升高2-3倍。约30%患者出现一过性ALT/AST升高,严重者可能发展为胆汁淤积性肝炎。保肝治疗可选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或还原型谷胱甘肽。

5、脓毒血症:

重症胆囊炎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细菌毒素通过胆血反流进入循环系统,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临床特征包括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需在ICU进行血液净化和器官支持治疗。

急性胆囊炎患者应保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避免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适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和维生素C,有助于肝细胞修复。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痛或巩膜黄染应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超声和肝功能指标。烹饪方式建议选择清蒸、炖煮,限制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