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严重吗 看看心脏瓣膜病带来的危害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21次浏览

关键词: #心脏

心脏瓣膜病严重程度与瓣膜损伤类型及程度相关,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感染心内膜炎及猝死等危害。

1、心力衰竭:

心脏瓣膜病变导致血液反流或流通受阻,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引发心肌代偿性肥厚,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及活动耐力下降,需通过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控制症状,重度患者需考虑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2、心律失常:

瓣膜结构异常可改变心脏电传导路径,诱发房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房颤患者中风风险增加5倍,需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持续性心律失常可能需导管消融治疗,严重者需植入起搏器。

3、血栓栓塞:

瓣膜表面形成的赘生物或房颤导致的心房内血流淤滞易产生血栓,脱落后可引起脑梗死、肠系膜动脉栓塞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身抗凝,生物瓣膜需短期抗凝治疗,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至关重要。

4、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变瓣膜易受细菌侵袭形成赘生物,表现为持续发热、心脏杂音变化及皮肤瘀点。需静脉使用抗生素4-6周,赘生物过大或导致瓣膜穿孔时需急诊手术。拔牙等有创操作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5、猝死风险: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能突发恶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超声显示瓣口面积小于1平方厘米、跨瓣压差大于40mmHg时,两年内猝死率达50%。此类患者应限制剧烈活动,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心脏瓣膜病患者需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2克以内;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竞技性运动;注意口腔卫生,定期牙科检查;术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避免外伤;监测体重变化,3天内增加2公斤以上需就医;接种肺炎疫苗及流感疫苗降低感染风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诱发心律失常。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