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膝关节腱鞘炎怎样治疗

慢性膝关节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注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疾病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刺激、退行性改变、免疫因素、感染等因素引起。
急性期需减少膝关节活动,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动作。使用护膝或支具固定可减轻肌腱滑动摩擦,建议每日制动时间不少于12小时。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活动量,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超声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5分钟连续治疗2周。冲击波治疗适用于钙化性腱鞘炎,每周1次共3-5次。热敷可缓解晨僵症状,每日2次每次20分钟,注意温度不超过50℃。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可缓解疼痛肿胀,胃肠道不适者可用艾瑞昔布。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需避开破损皮肤,孕妇禁用。
糖皮质激素联合利多卡因进行鞘内注射,每年不超过3次。注射后需保持膝关节伸直位48小时。可能出现皮肤色素脱失、肌腱脆性增加等副作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保守治疗无效者可选择关节镜下腱鞘松解术,术后第2天开始被动活动。开放性手术适用于广泛粘连病例,需配合术后康复训练。术后6周内避免负重,三个月后逐步恢复运动功能。
日常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每周3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每日摄入牛奶300毫升、鸡蛋1个。控制体重至BMI<24,每减轻1公斤体重可降低膝关节负荷4公斤。睡眠时在膝下垫软枕保持轻度屈曲,避免长时间保持跪姿或盘腿坐姿。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关节交锁需及时复查磁共振。